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设计应用 > 电池开发呈多样化,更加注重安全性能

电池开发呈多样化,更加注重安全性能

作者: 时间:2012-01-09 来源:网络 收藏
cm,这是一个极高的数值。

  开发出这种电解质的是,东京工业大学、丰田与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机构组成的研发小组。主导研发的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理工学研究系物质电子化学专业教授菅野了次自信地表示,“打破了此前固体电解质无法实现的、在室温下达到10-2S/cm的极限”。

  丰田已试制出了采用这种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单元。该公司在2011年10月举行的“第52届电池研讨会”上就其试制的单元发表了演讲,演讲题目为“采用高离子导电体Li10GeP2S12的全固体电池的特性”(演讲序号:4C21)(图5)。解决了此前全固体电池存在的大电流放电问题。测试结果显示,可实现50C的高倍率放电。


图5:离子导电性与电解液同等的全固体电池
丰田试制出了采用固体电解质Li10GeP2S12的全固体电池,这种电解质具备与电解液同等的离子导电性(a、b)。试制的电池单元可实现50C的放电倍率(c)。与此前开发的固体电解质相比,具备高输出功率特性(d)。

  测试时,采用了由碳材料混合而成的电池单元,正极使用钴酸锂(LiCoO2),负极使用钛酸锂(Li4Ti5O12)。正极材料LiCoO2在包覆可降低界面电阻的铌酸锂(LiNbO3)之后,与固体电解质混合在一起。

  这种电池存在的课题是,除固体电解质外,还存在较大的电阻因素,这会对高倍率特性带来巨大影响。丰田今后打算从被覆在正极材料的LiNbO3、负极电阻以及正极或负极电子通路等的影响中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如果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估计就能利用固体电解质,使安全性更高、容量更大的锂电池实用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