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设计应用 > 脱胎换骨的变化 全新奔驰A级技术解析

脱胎换骨的变化 全新奔驰A级技术解析

作者: 时间:2012-10-29 来源:网络 收藏

相比上一代奔驰A级轿车,新A级可用惊艳来形容,无论人还是车,第一眼被吸引的往往逃不过外在的美丽,但是新A级并不是个花瓶。由表及里,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你能耐住性子深入的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它内在的美丽会更加让你难以抗拒。

新A级从外观上已经展露出奔驰未来车型的设计方向——年轻化,同时还要充满运动气息。由表及里,新A级拥有全新的动力总成、悬架形式、车身结构以及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奔驰通过众多先进装备和一系列的高效节能技术将新A级全面武装起来。

风阻系数低至0.27的两厢车

外观设计可以充分表达一个设计师的内心诉求,但是在此基础上能够巧妙地融入空气动力学的思想,则可谓天作之合。基于两厢车以及短后悬的结构特点,新A级想做到较低的风阻系数是十分困难的。通常来说,风阻系数每降低百分之一,车辆在120km/h时速下的百公里油耗将降低十分之一。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以及风洞测试,新A级已经将风阻系数做到了0.27的水平,在同级别中堪称标杆。首先这要得益于全新的车身结构,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此外车顶部位呈略微拱形的平滑造型,为了使流过车顶的气流更加干净,车顶并没有设计天线,天线则巧妙的安装在后扰流板内。车辆底部用大面积的护板来加快气流通过,而无法被包裹其中的消音器也经过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

旋转中的车轮往往是造成车身空气乱流的重要因素,新A级通过锯齿状的前后扰流轮拱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此部位的空气动力学效率。探出车体两侧的外后视镜的造型也同样经过了优化,可以更好地将气流引导至车体侧面,而与之相配合的是位于后车窗两侧的扰流板,它可以减小两厢车尾部涡流的产生。新A级车头部位还设计了智能可变进气格栅,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以及温度状况,来选择开启和关闭,而在关闭时可有效减小车辆的空气阻力。

除常规车型外,A180 BlueEFFICIENCY(蓝色效能版本)通过一些空气动力学的套件以及更加低矮的车身(在标准版本上降低15mm)可以使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到0.26。

更高效的

上一代A级采用了相对传统的自然吸气式多点电喷发动机,技术上还是单顶置凸轮轴+每缸两气门的设计,虽然我不怀疑奔驰在后期调校方面的功力,但是这样的技术装备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是无法与新A级的设计理念相契合。新A级则换装了全新的,同时也展现了奔驰在小排量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实力。

汽油发动机

其中三款汽油发动机都采用双顶置凸轮轴,每缸四气门的设计,基于模块化平台的策略,该汽油发动机既可以横向布置在前驱车辆上,还可以纵置搭载在后驱或者采用4MATIC四驱系统的车型上。其中A180搭载1.6T低功率版本发动机(122马力/5000rpm,200牛·米/1250-4000rpm)。A200搭载1.6T高功率版本发动机(156马力/5000rpm,250牛·米/1250-4000rpm)。A250搭载2.0T发动机(211马力/5500rpm,350牛·米/1200-4000rpm)。

国内在售1.6T发动机参数对比
奔驰1.6T
低功率(官网数据)
奔驰1.6T
高功率
宝马1.6T
低功率
宝马1.6T
高功率
英朗1.6T骐达1.6T
最大马力122马力156马力136马力170马力184马力190马力
最大扭矩200N·m250N·m220N·m250N·m235N·m240N·m

这台1.6T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通过小惯量涡轮加上发动机本身短行程的设计(缸径83毫米/行程:73.7毫米)赋予了发动机良好的响应特性,从1250rpm开始即可输出峰值扭矩。

——高精度缸内直喷+多重火花点火系统

这台代号为M270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采用了很多之前应用于奔驰S级V6和V8发动机的技术,其中高精度缸内直喷系统可以在发动机的一个冲程内实现5次喷射,充分让燃油与空气进行混合,从而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与直喷系统相匹配的是MSI多重火花点火系统,它可以使火花塞在1毫秒内进行4次点火,使混合气得到更充分的燃烧。正是因为这两项技术的存在,使得这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做到10.3的压缩比(通常涡轮增压发动机压缩比都在10以下),而无需担心爆震的情况。

——CAMTRONIC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奔驰首次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引入到小排量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中,它的基本原理还是基于奔驰在大排量发动机上的闭缸技术。其与奥迪的AVS技术十分类似,都是通过对不同角度的凸轮轴进行切换来实现气门升程的改变,此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不过它还是没能做到像BMW的Valvetronic系统可以对气门的升程进行无级调节,显然无级的方式对气流的控制可以更加细腻、精准。

——平衡轴技术

通常直列4缸发动机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振动,为了消除这种振动,获得更好的驾乘舒适性,奔驰为这台小排量发动机引入了平衡轴技术。

柴油发动机

新一代A级还有三款更加高效节能的柴油发动机,它们都采用第三代共轨直喷技术,其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只有不到5L,不过这些车型估计很难引入国内市场。

三款柴油车型动力参数
A180 CDIA200 CDI A220 CDI
排量 1796ml 1796ml 2143ml
最大马力109马力136马力 170马力
最大扭矩250N·m300N·m 350N·m

——全系配备发动机启停系统

为了进一步减小排放,提升燃油经济性,新A级全系标配了发动机启停系统,在发动机熄火后,曲轴位置传感器会记录此时曲轴所处的位置,在重新启动发动机后,发动机电脑会判断每个气缸所要进行的冲程,从而对需要的气缸进行喷油点火,这样在启动时并不会浪费燃油。

此外,在流量可调式机油泵、电子节温器以及更加智能的发动机散热管理等系统的配合下,全面提升了这台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7速双离合变速器取代CVT

上一代CVT变速器显然已经不适合新A级的运动气息,所以一台7速双离合变速器则适时的出现在新A级上。这台湿式7G-DCT采用3轴设计,变速比范围达到了7.99:1,如此大的变速比兼顾了发动机低速扭矩的发挥以及高速巡航时的燃油经济性。367mm的长度以及86公斤的重量可谓小巧、紧凑。这台7G-DCT还提供了E(经济性)、S(运动)和M(手动)三种模式,此外,新A级还采用了奔驰经典的怀挡设计,其中电子式的挡杆(依靠电子按键实现换挡)也更具科技感。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机械式换挡的驾驶欲望,新A级还匹配了一台6速手动变速器,其中变速器齿轮部分与7G-DCT相近,同样采用3轴的设计,长度为345mm,重量为46公斤(不含变速器油),其与7G-DCT相仿的外壳,可以使得发动机舱的布局无需因为选择何种变速器而做出大的调整。

后悬架改为多连杆式

新一代A级一改上一代车型的单铰接点弧形车桥+瓦特连杆的独特后悬架结构,转而采用了多连杆式的独立悬架,其中三根横向控制臂和一根纵臂均为铝制部件,这可以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新A级还可以选装运动型的悬架系统,此外,A250 Sport版本还装备了由AMG制造的高性能运动型悬架,它可以有效减小车辆的侧倾以及起步和制动时的俯仰。

电动助力转向

新A级的转向系统依然为上一代车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只不过电机的位置经过了重新的设计,被安置在转向机的齿轮齿条处。这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配合ESP实现更多的驾驶辅助功能,比如电动助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侧风的影响以及道路起伏或者路面附着力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确保车辆在弯道时的安全性。

此外,作为选装,奔驰还提供了一套应用于E级、S级等车型上的Direct steering直接转向系统,该系统通过齿比不同的齿条来实现不同的转向比,最终可以使车辆获得更好的操控性和灵活性。

车身结构回归传统

新A级的新在车身结构方面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老A级的三明治车身结构被彻底抛弃。新A级的发动机舱也回到了常规前驱车型的布局,曾经专门为三明治车身结构开发的斜卧式发动机也将退出舞台。全新的车身结构也让新A级的高度比老A级足足降低了160mm,更加有利于车身空气动力学的优化。

主/被动安全技术

——车身安全结构+9个安全气囊

新A级的车身所采用的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材的比例为67%,其中车辆前端设计了多级分散的溃缩结构,可以最大化的将碰撞力分散到各个部位,而前端的溃缩长度为435毫米,在事故时可以最大化的吸收碰撞能量。

车辆B柱采用超高强度钢材,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通过B柱将能量分散到底部门槛梁和车顶梁,然后通过车底和车顶横梁来进一步分散撞击力。在最高配车型上,新A级将拥有9个安全气囊,包括主副驾驶气囊(2个)、前后排乘客的侧气囊(4个)、侧气帘(2个)以及驾驶员膝部气囊(1个)。其中主、副驾驶气囊采用两级式,它可以根据碰撞程度分成两个阶段引爆,从而更好地对乘员进行保护。

在新一代A级上,奔驰为该车装备了诸多的主动安全系统,相比上一代车型在此方面“裸奔”的表现,新A级可谓全副武装。

——DISTRONIC PLUS 自适应巡航系统

该系统的实现是基于车头处的雷达,在车速为0-200km/h的范围内,当驾驶者开启该功能后,通过雷达波可以使车辆始终与前车保持固定的距离,并且随着前车的减速、加速甚至停车而自动做出反应。该系统可以在车辆完全停止后随着前车的启动而自动跟车,特别是在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这将有效减轻驾驶者的操作强度。

——COLLISION PREVENTION ASSIST 碰撞预防辅助系统

在车速为30-250km/h的范围内,碰撞预防辅助系统会自动开启,它同样是基于车头处的雷达波来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当系统监测到与前车距离过近而可能发生碰撞情况时,系统将首先通过声音和视觉提醒驾驶者,同时提高制动系统的油压。如果此时驾驶员做出反应进行制动,系统则会帮助驾驶员以最大制动力进行减速。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并不会自动进行制动,只是辅助驾驶者以最大的减速度来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PRE-SAFE系统

特别的,新A级还搭载了应用于奔驰更高级别车型上的PRE-SAFE系统。这套系统包括电动可逆的预紧式安全带,在车辆发生强烈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以及侧滑等危险状况时,安全带会预先收紧将人员束缚在座位上,同时系统会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当然,考虑到安全气囊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因此车窗和天窗会保留大约5公分左右的缝隙用于减缓安全气囊弹出时所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具有记忆功能的前排电动座椅会快速调整到约束保护系统能够发挥最大效果的理想位置。这样一旦车辆发生碰撞,将最大程度的对乘员进行保护。

不过稍显遗憾的是,这套PRE-SAFE系统并没有主动刹车技术,最主要的还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另外由于主动刹车技术的毫米波雷达恰好处于国内军方管制的频段,所以该项功能也无法在国内使用。

——ATTENTION ASSIST 注意力警示系统

在奔驰A级上全系标配了注意力警示系统,该系统是通过驾驶员对方向、油门等驾驶动作的监测来分析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或注意力低下的状态,然后提醒驾驶者进行必要的休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此外,新A级在安全辅助系统方面还包括自适应远光灯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盲点辅助系统、坡道起步辅助、限速辅助等。

PARKTRONIC 自动泊车功能

自动泊车功能作为选配出现在新A级上,该系统在车速为35km/h以下时,位于前后保险杠处的雷达传感器会自动检测车辆左侧或右侧是否有合适的停车位。当有合适的停车位出现时,驾驶室的中央显示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此时驾驶者只需按照指令去挂挡以及控制油门和刹车即可(整个过程系统限速10km/h以下),车辆会自动转动方向盘来完成停车过程。

新A级在自动泊车的基础上还新加入一项泊车后自动驶出的功能,驾驶者同样只需按照提示来控制油门、刹车以及挡位,车辆会自动转动方向盘直至车辆与刚刚停车的状态呈45°角,此时驾驶者只需直线驶出停车位即可。

缺气保用轮胎

新A级装备了缺气保用轮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防爆胎”,所以在新A级的后备箱内是没有备胎的,仅有补胎剂和电动泵,不但节省了空间,也降低了整车的质量。ABS系统会通过位于四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有车轮出现泄气或者爆胎的情况(缺气轮胎与正常轮胎在单位时间内的转速是不同的),然后通过仪表盘来提醒驾驶者。当某一轮胎发生爆胎后,车辆仍可以最高80km/h的速度行驶,极限情况下仍可行驶300km。

可与iPhone连接的COMAND多媒体系统

相比上一代车型,新A级上搭载了奔驰的COMAND多媒体系统,在实现对娱乐、舒适性系统以及车辆设置等功能外,其还可与iPhone进行对接,实现微博互动、网页浏览和实时交通信息查询等功能。此外它还加入了语音控制功能,驾驶者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命令来控制音响系统、接打电话以及导航系统等。

全文总结:

奔驰将本来应用于更高级别车型上的技术下放到了新A级上,高效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改上一代A级在上老旧的面貌。全新的车身结构在确保车内空间以及安全的前提下,也成就了出色的空气动力学外形。在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方面,新A级相比同级的宝马1系以及奥迪A3都要更加出色。总之,新A级的变化是深刻且彻底的,在价格还未知的前提下,单从产品角度来讲,它的确是一款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cvt相关文章:cvt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