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实现
1.3 16位并行EPROM工作方式Boot表的生成
所有BootLoader程序所需的Boot表的数据结构都是通过执行包含-v548参数的链接命令和Hex500转换命令的程序形成的。在链接过程中确定用户程序和数据的存放地址,在Hex500转换过程中定义BootLoader程序的工作方式和用户程序执行的入口地址等。
为了生成16位并行EPROM方式的Boot表,首先,在链接程序时必须设置-v548选项;然后使用TI公司DSP开发工具自带的HEX500.EXE文件,根据用户的COFF格式的代码生成Boot表中的相应内容。
HEX500.EXE可执行文件一般使用以下几种参数:
(1) *.out : 用户的COFF格式的程序;
(2) -e : 确定用户程序的入口点;
(3) -a : 以ASCII形式,根据用户的*.out文件输出对应的HEX文件;
(4) -boot: 实现用户程序的装载;
(5) -bootorg : 确定生成哪种形式的Boot表;
(6) -memwidth: 确定引导方式的位数;
(7) -O *.hex : 输出的HEX文件的名称。
例如:
hex500 ti.out /*根据ti.out文件生成Boot表*/
-e 0x4000 /*用户程序的入口点为0x4000*/
-a /*以ASCII形式输出HEX文件*/
-boot /*装载用户的程序ti.out*/
-bootorg PARALLEL
/*生成并行EPROM方式的Boot表*/
-memwidth 16 /*生成16位的Boot表*/
-o ti.hex /*生成的HEX文件名为ti.hex*/
执行完该HEX500.EXE命令后,系统会创建一个文件名为ti.hex的ASCII文件,然后用户根据ti.hex文件内容对EPROM进行编程就能产生上述的16位并行EPROM工作方式的Boot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