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尚义入职中芯 扒一扒台积电中芯国际曾经那些恩怨纠葛
中芯国际在中国内地发展的很好。2003年的产能就达到了每月6万片,累计销售收入达到了30亿元,并很快跃升为全球芯片代工的前三甲,规模直指台积电。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2038.htm但是,台积电突然发现,中芯国际的很多所谓的“专利”与自己的非常像,加上之前不断有台积电员工去往中芯国际,于是,在2003年爆发了“跨海峡”的“科技大战”。

2003年8月开始,台积电陆续向美国加州北区地区法院、美国加州奥克兰阿拉米达郡高级法院、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请求判定中芯国际及在内地的三家公司侵犯专利权、窃取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和干扰经营关系,要求其支付10亿美元违约金。
2009年11月4日,美国阿拉米达郡高等法院裁定中芯国际窃取台积电商业机密。随后两家和解,代价是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现金及10%股份。此外,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也离职了,他的离职被认为是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的前提条件。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张汝京输了官司之后,与中芯国际的律师通电话,放声痛哭。
此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往来不多,在晶圆代工市场上几乎是两条平行线。
以台积电在技术及产能上的领先地位,自然没有必要与中芯进行策略合作,但大陆市场何其大,这却是中芯独有的主场优势。
因此,业界对此事后续有许多猜测,包括台积电可能携手中芯共同对抗三星,或是台积电可能与中芯建立某一程度上的合纵关系,压抑大陆其它可能投入晶圆代工市场的可能性。但总体来看,台积电及中芯之间的关系,的确已不再如过去般剑拔弩张了。
台湾制造业不景气 台积电独资195亿元在南京设厂
2015年,在全球制造业不景气和中国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双重挤压下,一贯“傲娇”的世界半导体龙头台积电,终于放下身段。当年12月7日,台积电向台湾“投审会”递件申请赴大陆设立12寸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设立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
2016年3月28日,台积电宣布已与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将投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在南京建立一座12英寸晶圆工厂及一个设计服务中心。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此前感慨,“即使现在去也已经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陆,未来恐将毫无竞争力,实在是时间已晚,不得不去。”
又一台积电干将投奔大陆?
在21日中芯国际公告蒋尚义出任其独董后,又有台媒报道称,台积电前CEO、中华电信前董事长蔡力行将加盟紫光集团。媒体认为蔡力行的加盟极有可能帮助紫光集团在成都建立12英寸晶圆厂。
不过,紫光集团明确否认了这一传闻,并表示与蔡力行并没有进行什么实质性接触。

蔡力行 资料图
蔡力行本人也表示,“并无此事,谢谢关心”。
据悉,蔡力行1989年始受聘于台积电,曾任台积电公司当时唯一一座晶圆厂的副厂长。后历任台积电晶圆二厂厂长、台积电晶圆三厂厂长。可以说,在建造以及管理晶圆厂方面,蔡力行的经验非常丰富。蔡力行在2005年至2009年担任台积电总裁兼CEO。台积电在2015年8月关闭了太阳能业务,又在今年初出售了固态照明业务。蔡力行在2014年1月加盟中华电信。
据紫光集团官网资料,其是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企业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1993年改称清华紫光总公司。其战略是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导,向泛IT、移动互联、云计算与云服务等信息产业核心领域集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