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香菇 5G竟然还要面临这些问题
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行业会议上,5G技术又一次被提上日程。5G技术相比目前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10余部高清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网络需求,比如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641.htm5G技术攻克有难度
目前,中国移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相关测试已经正式结束,大部分技术的性能表现符合中国移动预期,而全双工组网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随后将迎来第二、三阶段的技术测试。中国移动研究院表示,在此次测试中,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开展了基于4G框架的5G单点候选技术的验证和测试,涉及的技术包括3D-MIMO(大规模天线)、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新型多址、新型编码、全双工等。而且计划将3D-MIMO、MEC等技术提前应用到4G网络中,以提早构建5G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5G技术将依托于4G,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形成4G和5G的混合网络。混合网络的雏形和"4G+"也是息息相关的。5G的实现必将是走过"4G+"这个阶段的。
就5G技术方面来说,"4G+"还未完全普及实现,更不用说混合网络,甚至是真正5G。
统一标准的制定成为难题
日本研发的是4.5Ghz左右的低频率5G网络,这种低频信号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适合建筑物较多的场所。与日本不同,美国和韩国则研发的是基于28Ghz左右高频的5G网络。而中国提倡中低频段的应用,据了解4月初我国已经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一些候选频段意向,主要是6GHz以下的中低频段。在中国移动等国内运营商看来,5G的频谱应该是高中低频段结合,而不仅仅是高频段。
FCC委员称,在5G领域尚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包括5G标准的定义和需要的确切频谱数量。新规则对新一代无线服务、卫星和联邦政府的频谱使用进行了平衡。
中低频段的5G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凡是6GHz以上频段信号几乎都无法抵达室内,5G看来注定只能接受被拒之门外的命运了。也有人提出了延续室内WiFi的方法解决室内问题。并不是融合了WiFi,反而是依靠WiFi,推动了非3GPP的、工作于非授权频谱的WiFi蓬勃发展。这又为统一标准的制定和5G技术的研发制造了又一难题。
也有消息表示,在5G标准的统一问题上,要找出一个支持全球范围内5G服务的协调频谱可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实现区域协调的可能性更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