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多进程并发服务器设计
摘要:随着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我们将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本文设计一款基于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多进程并发服务器。它拥有传统服务器的功能,可远程访问和操作,同时又具有体积小、噪声低、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非常适合用于智能楼宇的家用服务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04671.htm目前大家所用的大多是X86服务器,其功能完善、运行速度快、软件支持性好等优点,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但其由于价格昂贵、功耗高、噪声大等原因,一般只应用于工厂、企事业单位,但随着互连网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小型服务器终端,因此,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服务器将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面向连接的并发服务器是目前Linux网络服务器的主流形式。它采用主、从服务器的工作方式,能较好地解决了网络中客户进程的并发请求问题。目前在嵌入式领域,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8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的结合也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在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都可以看到ARM与Linux相结合的身影。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多进程并发服务器设计。
1 并发服务器原理及框架
1. 1 基本的C/S服务模型
相互通信的网络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简单的C/S服务模式客户端和服务器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实际上一个客户同时可以与多个服务器通信,一个服务器同时也能与多个客户通信。
Linux下使用TCP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如图1所示。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连接的步骤如下:
1)使用socket0函数创建套接字;
2)将创那的套接字绑定到指定的地址结构
3)Listen0函数设置套接字为监听模式,使服务器进入被动打开的状态
4)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建立连接
5)终止连接
客户端实现步骤:
1)使用socket0函数创建套接字
2)调用connect0函数建立一个TCP服务器的连接
3)发送数据请求,接收服务器的数据应答
4)终止连接
这样就建立了最简单的C/S连接模式,而所有基于TCP套接字的网络服务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1.2 多进程并发服务器模型
前面介绍了简单的TCP客户端/服务器概念和连接,其中服务器每次只能处理一个客户的请求,它的实现虽然很简单但效率却很低,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服务器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让一个服务器同时为多个客户服务,处理多个客户的请求,那么就需要用并发服务器。Linux下主要支持的并发服务器有进程、线程。创建线程要比进程快,但一个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全局变量等信息,所以当一个线程崩溃时,它会影响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
Linux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进程,但相对线程来说,进程是独立的。它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执行堆栈、文件描述符等,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一个进程不能访问另一个进程的资源,因此一个进程崩溃不会造成其他进程的崩溃。由于考虑远程监控系统要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系统设计为多进程并发服务器。图2为并发服务器的基本模型图。

1.3 多进程服务器原理
在多进程并发服务器中是通过调用fork或vfork函数来创建新进程。当父进程产生新的子进程后,父、子进程共享父进程在调用fork之前的所有描述符。接下来父进程只负责接收客户请求,而子进程只负责处理客户请求。
图3说明父进程调用fork生成子进程后,父、子进程对客户请求和描述符的操作过程。

1)当服务器调用accept0函数时,连接请求从客户到达服务器时双方状态。
2)当客户的请求被接受后。接下来服务器就会调用fork函数生成子进程。
3)最后父进程关闭已连接描述符,由子进程关闭监听描述符,这样既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又可以防止父、子进程同时对共享描述符进程操作。至此子进程处理与客户的连接,父进程可以对监听描述符再次调用accept,继续处理下一个客户的请求。
2 功能代码分析
网络主程序设计其实主要也就是父进程所执行的程序,程序设计的流程图如4所示。

linux中的网络编程通过socket接口实现。socket既是一种特殊的I/O,它也是一种文件描述符。一个完整的socket包括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远程地址、远程端口;每一个socket有一个本地的唯一socket号,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以下是建立TCP socket,其中AF_INET为IPv4,SOCK_STREAM为TCP协议,如建立失败则返回-1。
listen_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调用bzero初始化套接字地址结构,并对地址结构中的成员赋值,代码如下。
bzero(client_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sin_family=AF_INET;
client_addr.sin_port=htons(MY_PORT);
client_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为了给调用socket0函数产生的套接字分配一个本地协议地址,建立地址与套接字的对应关系,就要用到绑定函数bind0。通过绑定后端口号保证了地址信息的唯一性。如失败返回-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