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管理出新规划 备好“彩礼”迎接5G
《规划》的发布,对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助力“两化”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6613.htm在全球百年的无线电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无线电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无不依托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开发、规划与利用。
近日,为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工信部制定并印发《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聚焦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建设,阐明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的战略方向、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专栏工程,并且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无线管理面临的形式:第一,频谱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第二,频谱资源和卫星轨位需求愈加旺盛;第三,电磁频谱空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值得关注的是,该《规划》主要落笔在提升频谱资源管理的、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任务与举措,将成为无线电管理机构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引领未来5年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
为5G储备频谱资源不低于500MHz
在4G趋于成熟的今天,5G进程也在不断提速。随着2020年5G商用期限的临近,目前产业界纷纷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以推动标准尽快形成、促进5G产业走向成熟商用。
在我国,随着2016年初5G技术研发试验的启动,也标志着5G研发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次,《规划》明确指出,为完善陆地移动通信频率规划,适时开展公众移动通信频率调整重耕,为IMT-2020(5G)储备不低于500MHz的频谱资源。
虽然我国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并未标明用于5G的具体频段,但“为IMT-2020(5G)储备不低于500MHz的频谱资源”分明已为5G商用备好了“彩礼”。
对于500MHz频谱资源的来源,据资深无线电管理研究者何延润推测,这500MHz频谱资源将可能来源于在WRC-15大会上确定的1427~1518MHz频段(全球确定的IMT频段)、470~698MHz、3400~3600MHz频段(部分国家以脚注的方式标注用于IMT),以及我国在WRC-15大会上建议的3300~3400MHz频段(被全球45个国家确定为IMT频段);还有4800~4990MHz频段(在部分国家被确定为IMT频段)。
何延润指出,上述频谱资源的释放,还需要我国尽快出台频谱路线图以及相关立法的保障,并将涉及大量军、民频谱的协调。因此,将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弥补和加强,更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
《规划》助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何延润强调:“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基本是掌握或影响了无线电频谱资源规划、标准的国家或地区获得无线电事业发展的主导权。因此,将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视为无线电管理的核心任务,成为我国无线电管理‘十三五’规划的最突出特征,也是我国无线电管理正本清源、回归本位的重要标志。”
《规划》在总结“十二五”期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的发展和管理需要,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频谱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无线电管理的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的主要目标。
此外《规划》还详细制定了5项具体目标:频谱管理精细高效、台站管理科学规范、技术设施自动智能、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何延润表示,《规划》明确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将为我国无线电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在国际博弈和竞争的战略热点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