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台系IC设计抢车用商机 人人有进度、个个没把握

台系IC设计抢车用商机 人人有进度、个个没把握

作者: 时间:2016-04-13 来源:Digitimes 收藏

  虽然全球车用电子市场需求拥有傲人一等的年复合成长率,而且在电动车、智能驾驶及等概念不断发酵下,车用相关芯片需求已一路狂飙,台系业者虽然也有心切入,甚至已推出不少芯片解决方案来抢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4/289602.htm

  然而,在品牌车厂及代工业者在芯片采购策略上,多偏好大厂规模、悠久历史、长期配合及产品良率等议题,台系业者短期仍只能力拚车用相关配件的后装(After Market)市场。

  至于何时才能第一时间切入品牌车厂零组件供应链名单中,台系大厂不讳言指出,在公司车用芯片产品与技术上,必需要有一个3~5年的完整规划,而且还得与车厂不沟通与合作,没有任何捷径的现象,都说明车用芯片产品线短期要想开花结果,无异缘木求鱼。

  国外MCU大厂指出,以品牌车厂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的习惯而言,任何一家新进芯片供应商,照理说都需要经过至少3~5年的考验,这对追求短期见效的台系电子公司来说,确实有一些文化冲突的地方。

  以台系电子五哥为例,早在2010年前后,就纷纷在内部设立车用电子部门,希望能快速分食全球车用电子市场大饼,不过在第一个5年过去后,还坚持奋斗的台湾电子厂只剩不到一半。

  虽然台系IC设计业者近期开始热衷ADAS系统、车用资讯娱乐产品及相关芯片应用商机,不过,在芯片性价比向来不是品牌车厂的首要考量,加上急也快不到的产业现况,将同样严格考验台系IC设计公司老板不断砸大钱,和至少3~5年难以回本的耐心。

  国外类比IC供应商亦表示,品牌车厂在审核芯片供应商的必要条件时,会先看企业规模,毕竟一旦元件有问题要索赔,太小的公司根本赔不起。再来则是稳定供货的能力,车子生命周期长达5年以上,芯片备料要足够,最后才是良率、性价比等。

  这与台系IC设计业者向来强调以性价比敲开终端市场大门的文化很不一样,也因此,不少台系芯片供应商都会宣称已通过客户认证,但那是指芯片本身的效能测试,并不保证最后接单。

  也因为与品牌车厂的合作过程,既磨人又耗时间,也不保证一定有订单,所以截至目前为止,市场上家喻户晓的车用芯片供应商,多是欧、美、日系等一线芯片大厂,而且往往是拥有悠久历史,完整芯片产品线,甚至拥有自己晶圆厂的半导体业者。

  在以往优势无法突出展现下,台系IC设计业者只得从后装市场开始起家,包括倒车雷达、抬头显示器,行车纪录器及车用娱乐系统都已看到联发科、凌阳、联咏、伟诠电、盛群、晶宏、矽创及原相等驻足的身影。

  在台系IC设计业者很难单打独斗,突破全球车用电子市场讲究技术、产品及量产等经济规模的障碍下,台系IC设计业者急需第三方合作伙伴(Thirty Party)的支援,方有可能大啖全球车用电子市场商机。其中,台湾的电子五哥及汽车相关零组件供应商,将是主要策略联盟对象,至于又两岸品牌车厂,更是不能轻易放过的练兵对象。

  在全球车用电子市场向来不推崇一蹴可几的营运模型下,才刚开始蹲马步的台系IC设计公司,恐怕还得再用心苦练一段时间,方有可能被正式引入品牌车厂师门。



关键词: IC设计 车联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