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从手环到电饭煲 揭秘小米生态链的前世今生

从手环到电饭煲 揭秘小米生态链的前世今生

作者: 时间:2016-03-31 来源:36氪 收藏

  2015年:新国货运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9064.htm

  相比于2014年的“来势汹汹”,2015年智能生态链的企业和产品,要温和的多了。“是电商”则是背后最重要的推力。

  2015年年初,发售头戴式耳机,售价499元;推出蓝牙游戏手柄,售价99元,与UC的游戏手柄价格一致;3月发布运动相机,售价399。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在定价策略上,已经不再强调“低破底线”、“低破想象”了,更加“务实”、“理性”;在竞争策略上,不再是“逼疯自己,逼死对手”,“吊打、碾压”对手似乎已是过去时。

  与此同时,小米推出了更多的非智能的产品。2015年米粉节卖的最火的是49元的插线板。而在那此前的两会期间,小米甚至向非生态链企业的合作伙伴采购了一批自拍杆。这种电商的思路,“新国货”的概念,在2015年被雷军、小米反复提及。

  对这个时候的小米来说,生态链企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保证爆款产品的供给。所以,这一年小米一如既往,快速布局,投了28个项目,但投资的思路已经不一样了。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刘德在接受采访时,用了“助推”一词概述,样板戏则从华米换成了收购Segway的Ninebot。

  小米战略转变之下,除了资方的身份,小米更像是“京东”或者“沃尔玛”这样的采购方,会低价定制、采购“爆款”产品。小米生态链的企业也出现了神奇的化合反应。紫米推出电池,1More为华硕代工耳机,华米Amazfit使用自己的“米动”App……这些小米生态链中发展良好的公司,曾经被打上小米标签,似乎都在去小米化。

  这样已经在小米体系内完成“孵化”的公司,发展壮大,既肩负着为小米“分忧解难”的责任,还需要对公司自身发展、其他投资人负责。小米“定制”的产品,基本都是低利润,薄利多销。而这些公司要寻求更大的发展,还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

  推出高价位的同类产品,推出其他品类的新品,进军海外,是2015年小米生态链企业最常见的三种策略。做耳机的1MORE万魔不仅计划进军海外,还将重点推出99美元价位的耳机产品;做移动电源的紫米推出蓝牙音响。

  这种策略并不容易实现。以1MORE为例,2015年在发售了299元的圈铁耳机后,1MORE按照既定计划发售了99元的小米圈铁耳机。与后者相比,自有的品牌竞争力毫无优势可言。而做移动电源的紫米也曾推出蓝牙音响,又直接与做蓝牙音响的蓝米产生了直接竞争。

  而这个难题,短时间内或许还很难解决。

  

从手环到电饭煲 揭秘小米生态链的前世今生

 

  2016年:MIJIA米家

  MIJIA这个品牌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早在2015年12月底,雷军就在微博上明确表示“小米生态链产品将会启用新的独立品牌”。对小米和小米生态链的公司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从手环到电饭煲 揭秘小米生态链的前世今生

 

  困扰小米生态链企业的难题,2016年依然存在。不久前,小米生态链企业骑记之所以发布了一款售价19999元的自行车,自然还是因为要为即将到来的小米自行车让道,不得已而为之。未来,这样的案例肯定还会出现。

  MIJIA这个新品牌的出现,或许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淡化“小米”的形象。未来,他们更有可能像自拍杆的供应商一样,无需强制“露出”,有机会只以MIJIA产品的代工厂身份出现,从而有更多打造品牌形象的权利与自由。

  对于小米来说,或许可以摆脱“不专注”的质疑,专心去经营“小米电商”。今年的小米,日子确实不是那么好过。2015年小米手机的销量超过7000万台,但是远低于年初过亿台的目标;互联网服务营收仅为5.64亿美元,相比10亿美元的目标差了接近一半;最近资本市场流传出的信息显示,估值也已经达到6折……加上互联网公司泛娱乐化、泛金融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个时候淡化小米生态链的概念,才能够把电商的故事做大,才能再讲出新的故事。

  所以,刘德说讲“2016年我们更多的作用是‘背书’,对被投资公司的要求更高了,规模会越来越大。因为老孵化一些小公司,也会累死你”,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小米 手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