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2-26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9645.htm

在电容串联补偿电路中,副边网络的阻抗为

Zs=R+jωLs (5)

输出功率为

Po= (6)

当补偿电容Cs取值满足与副边电感Ls在系统工作频率处谐振时,副边网络感抗与容抗互消,为纯电阻,输出电压与负载无关,等效于输出电压为副边开路电压的恒压源,理论上电能传输不受限制。

电容并联补偿电路副边网络的导纳为

Ys=+jωCs (7)

输出功率为

Po= (8)

式中:Isc为副边短路电流。

当补偿电容Cs取值满足与副边电感Ls在系统工作频率处谐振时,副边网络感纳与容纳互消,为纯电导,输出电流与负载无关,等于副边短路电流,理论上电能传输不受限制。

为使副边谐振频率为系统频率,补偿电容的取值应满足式(5)和式(7)中的虚部为零。

在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副边电路对原边电路的工作的影响,可以用副边电路反映至原边电路的反映阻抗Zr来表示。

Zr= (9)

式中:Zs对应副边网络阻抗,见式(5)和式(7),反映阻抗结果列于表1中(ω0为系统频率)。

表1 原副边采取不同补偿拓扑时的补偿电容及反映阻抗值

副边补偿拓扑 副边补偿电容Cs副边电路反映至原边的阻抗
电阻 电抗
电容串联补偿 1/(ω02Ls) (ω02M2)/R 0
电容并联补偿 1/(ω02Ls) (M2R)/Ls2 -(ω02M2)/Ls
 

2.2 原边补偿

LCIPT系统中,原边载流线圈中流过有效值较高的高频电流,可直接采用PWM工作方式的变换器获得这一高频电流,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定额较高,系统成本高。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来有效降低变换器电压电流定额。与副边补偿相似,根据电容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两种基本补偿电路。

在电容串联补偿电路中,电源的负载阻抗为

Zt=jωLpZr (10)

电容电压补偿了原边绕组上的电压,从而降低了电源的电压定额。

在电容并联补偿电路中,电源的负载导纳为

Yt==jωCp (11)

电容电流补偿了原边绕组中的电流,从而降低了电源的电流定额值。设计时保证式(10)和式(11)的虚部在系统谐振频率处为零,可以有效降低电源的电压电流定额,使得电压电流同相位,输入具有高功率因数。其结果列于表2中。

表 2 原 边 补 偿 电 容 值

原边采取何种补偿电路,对应用场合的依赖性很大。当原边采用较长电缆时,电缆端电压会很高,适合采用串联补偿,降低电源电压应力;当原边采用集中绕组时,为了磁场发射需要,一般要求较高电流,适合采用并联补偿,降低电源电流应力。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