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2-26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79645.htm

3 系统稳定性和控制

LCIPT系统中,原副边都采用电容补偿时,系统是一个四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分歧现象。特别是在原边电路的品质因数Qp比副边电路的品质因数Qs小,或两者相当时,系统很可能不稳定,此时必须对系统进行透彻的稳定性分析。同时,在LCIPT系统中,控制方案的合理选择对系统稳定和电能传输能力非常关键。目前,常采用两种基本控制方案:恒频控制和变频控制。

恒频控制有利于电路元件的选择,但恒频控制对应的问题是,电路实际工作中电容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损耗产生温升,导致电容量下降,副边实际工作谐振频率会升高,原副边电路不同谐,使得电能传输受损。变频控制可以通过实时控制原边谐振频率,使其跟踪副边谐振电路频率,使得原副边电路同谐,获得最大电能传输。但在变频控制中,电源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相角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出现分歧现象,引起系统不稳定。为此,必须对原副边的品质因数加以严格限制。

4 LCIPT系统设计

对于紧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副边的电能关系可以近似用原副边匝比变换关系来表示,因而其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独立部分:原边电路、紧耦合磁件、副边电路,分别进行设计。紧耦合磁件的设计也有较成熟的设计步骤可依。

但在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原副边电路的工作依赖性很大,如式(3)所示,原副边的电能传输关系由多个变量决定,这些变量必须根据现有功率电子水平,及相关设计经验初选一些值,然后根据相关公式进行下一步计算,确定参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多个变量都必须进行选择,而这些变量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因而,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比紧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要复杂得多。这里把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出现的每个变量的含义,及选取方法做一说明,并绘成相应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以便理解。设计步骤如下。

图5 LCIPT系统设计流程

4.1 选择频率

选择系统工作频率是LCIPT系统设计的第一步,从式(3)可以看出,频率大小的选取,与电源的复杂程度、成本及系统电能传输大小有密切关系。要综合考虑应用场合对系统体积重量要求、目前功率电子水平及相关系统的设计经验来选取频率。就目前功率电子水平及系统成本考虑,选择10kHz~100kHz之间的频率比较合理。随着功率电子水平的不断进步,系统频率可望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4.2 选择松耦合感应装置

紧耦合感应装置(如广泛采用的变压器)的结构一般受限于现有的铁芯结构,因而结构形式有限。但松耦合感应装置却不受铁芯结构限制,根据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可能会出现多种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松耦合感应装置要依靠相关的设计经验来选择。确定松耦合感应装置结构后,要标定一些基本的参数,如原副边线圈电感量、耦合系数、互感等。

4.3 选择原边电流Ip

在LCIPT系统中,传输电能大小、原边电源变换器的成本都与用于磁场发射的原边电流Ip直接相关。一般从相对较小的电流值开始选取Ip,从而对应电源的低电流应力。若经计算后,这一Ip电流值不满足系统电能传输要求,可进一步增大电流值,再进行计算验证,直至系统设计满足要求。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