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JPEG2000核心算法的研究及DSP实现

JPEG2000核心算法的研究及DSP实现

作者: 时间:2009-06-18 来源:网络 收藏

(5)编码系统中耗时最大的一个部分,因此对这一部分进行优化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很有意义。在PC机上,编码中的每个通道都是被独立处理的。因此,在的时候,本文采用并行性技术来优化代码,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比如在取位平面数据的时候可以和构造上下文模型并行处理,但是并不是简单的并行处理,当要形成通道二的上下文模型时,其邻域的数据在处理通道一的时候己经被改变。这样做可以增加功能单元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它的并行计算能力。
3.3 实验结果
本文实验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CPU Intel Pentium(R)4 2.4GHz、512M内存、CCS编译环境,程序通过USB仿真器下载到EVM开发板上进行,采用LeGall(5,3)小波,处理图像为512×512的lena和barbara图像。经测试,压缩比为16:1时编码器编码相应耗时如表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52456.htm

实验给出了lena图像在8:1、16:1、32:1三种压缩比下的重构图像,并分别给出了与原始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如图6所示。
表1数据表明,编码器基于的编码耗时相比基于PC的耗时有所增加,是因为代码在DM642EVM硬件平台上运行时需要持续的通过USB仿真器和PC机交换数据,从而增加了时间的开销。从图6中的PSNR值可知,lena图像在较高压缩比下的重构图像仍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就主观评价来讲,压缩比为8:1和16:1的重构图像与原始图像差别细微,视觉效果好;压缩比为32:1的重构图像略有失真。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到上的编码代码仍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

图6 barbara图像编码图
4 结束语
为了实现对图像的高效压缩,在这里使用了变换和EBCOT算法,并给出两点改进方法。通过将改进的算法移植到开发板上,可以看出图像在高压缩比的重构图像仍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结果表明移植到DSP上的编码算法代码仍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在处理中有较好的尝试应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