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IC设计可持续发展之道
这里看似有个悖论,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小型ASIC公司,服务于消费类电子)总工程师王龙江认为,今后的企业要有从芯片向系统、整机发展的思路,才能成功。因为,最终的电子产品(应用)为王,才是是芯片企业成功的关键。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现在就自己做CPU、操作系统和整机了。乔布斯开始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成功后,发现没有核心芯片是做不了老大的,于是放弃了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向上游设计发展,设计出了自己的核心芯片。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中国芯片企业中,有这样的现象,“国人的特点还是自己只专攻一面,做芯片的不懂系统软件,做系统软件的不懂芯片。软件和硬件都是分开的。这样已不行了,因现在芯片不值钱了,只有做整个系统与应用才具有市场价值。”王龙江说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5193.htm

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龙江
笔者理解,做芯片的人要有整个产业链的观念。但在我国,假设所有芯片企业越界[2]、自己建立很长的产业链,好像不太现实,因此需要依赖合作伙伴和外部生态链。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整机企业,从整机向上游的芯片延伸是实现整机差异化的一种方法。
同质化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
深圳周生明分析了同质化的原因:差异化竞争通常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涉及到一个创新的问题,而创新则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作为基础。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基础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创新能力方面更是非常欠缺。因此很多公司出于降低技术风险的考虑,选择一些市场成熟度较高的技术产品进行研发,这样就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但同质化其实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关键还是看企业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如果不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创新,就很难摆脱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只有积极创新,开拓思路,才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