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IC设计可持续发展之道
可实施的战略和技术积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5193.htm“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制定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技术路线,如Intel公司的Tick-Tock路线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周生明说,“有些企业没有一个包括技术和市场的清晰的发展路线,这就是经营理念的问题;而有些企业能够制定清晰、完善的发展路线,但是由于技术实力的欠缺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这就涉及到技术积累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本土IC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能够清楚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脉络,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科学的发展路线,并及时修正,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 周生明
我国IC行业的现状被称为“三个3”:消费了全球1/3左右的IC,国产IC只占3%,自主知识产权IC仅占0.3%。可见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十分欠缺。而注重技术积累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做后盾,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没有资格谈生存发展。
注重产业链合作
“国产单片机方面,早在1995年时,许居衍院士领衔承担了九五攻关任务的国产单片机研发系列产品。当时的目标要做1000万片,千辛万苦总算是完成了。那时国产单片机为什么这么难呢?”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教授谈了对中国单片机发展历程的看法[1],“我们IT(信息技术)界涉及的领域面有较为封闭的特点: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制造,还要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应用,自己去销售,这样的模式怎么能够生存呢?国产的CPU也好,IC也好,一定要制造商是制造商,一定要有大量的第三方的Designer(设计者),如果没有这一方Designer,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产品。如果IC不走这条路,也就是这种生态环境,就很难可持续性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