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电子业现状及部分新技术探悉
然而,从目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车联网商业盈利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汽车制造商在远程车辆诊断方面优势明显,运营商和TSP(汽车远程服务供应商)则在信息及娱乐服务方面处于重要地位。汽车制造商和运营商都希望在车联网巨大的市场中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分割更多利润。在产业组织过程中,汽车制造商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车联网的市场化进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3802.htm

在汽车导航细分行业,目前GPS导航服务市场规模占车联网市场现有规模的比例超过90%。激烈的竞争也让一些导航设备厂商和地图软件厂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导航设备厂商和地图软件厂商之间的关系和行业地位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在前装市场,整车厂商采购车载导航设备时不仅关注电子产品本身的性能指标,更加关注配套地图软件的服务功能和软件的后续服务。甚至对于一些整车厂商,采购策略已经变为选择地图软件厂商,然后由软件厂商按照标准选择相应的硬件。
未来智能汽车主旋律:智能与互联移动
未来汽车的主旋律之一是智能和互联移动,部分芯片公司展示了解决方案。
富士通360° 环绕视讯影像技术。作为一种多重摄影机驾驶辅助与安全应用,该技术方案采用 Emerald MB86R11芯片,具有先进的3D GDC(三维图像显示控制)算法,把4部摄影机的影像结合,组成一个覆盖360°的全方位车辆围绕视图。富士通的丁洁早称,该技术具备一项重要创新,就是能提供动态更新的可自设视角,或“自由视角点”。系统研发业者与驾驶人可利用“自由视角点”来选择特定驾驶情境下的最佳视角,包括虚拟三维之“第三者”视角,可同时看到车辆与四周影像。
ADI基于视觉和雷达基础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可提供如车道偏离报警、目标物检测、交通信号识别、前撞预防、盲点检测等功能。在这一系统,ADI可以提供DSP(BF561/BF608)和视频编码(ADV7186)以及雷达的模拟前端(AD8283),所有软件设计都由ADI印度团队研发。为了方便国内客户的设计,ADI也和国内高校以及本地设计公司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市场的参考方案。
飞思卡尔汽车通讯娱乐系统方案。主要提供基于ARM内核的i.MX芯片及解决方案。
软件平台
未来汽车走向智能化、网络化,归根结底还是人性化。从技术上看,就是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两大领域的结合。风河公司韩青解释说,人机界面技术主要是让驾驶员和乘客都可以方便地操作和控制车内各类设施,特别是不能影响到驾驶中的安全性,必须提供特殊的操作控制系统。有关汽车的网络通信主要包括车辆对外与各类服务设施之间的通信和车内各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节能与稳定性相关的技术主要是满足车载环境的特殊要求。从电子产品制造商的角度来看,车载信息娱乐产品开发平台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以灵活的电子产品特性让汽车可以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第二,以平台化的软件开发技术全面降低车用电子产品的开发成本;第三,以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参考设计拿到进入高利润市场的入场券。
几年前的消费者只要车里有个收音机和CD播放器就满足了。而现在不同了,人们希望能拥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它支持互联网、多媒体、导航以及远程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这个系统必须能够联接各种移动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为了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人机界面,这些系统应该支持各种图形标准例如HTML5和Adobe Flash。同时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最新发布的应用程序以及移动设备中的新功能,它们还应该支持可靠的现场升级。” QNX 软件系统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哈骏元称。
为此,QNX 软件系统公司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了QNX CAR应用平台,目的是为了帮助客户减轻这一负担。该平台为汽车业的客户提供了一套复杂的预集成套件,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汽车厂商降低开发成本,减少系统集成的风险。“QNX与各个软硬件的技术伙伴合作,包括Adobe,Freescale,Google,Gracenote,Microsoft,Nuance,Pandora,TI等公司,他们的技术同QNX Neutrino实时操作系统一起已经在全球成百上千万辆量产车中得到了时间的考验。” QNX汽车产品营销经理Andy Gryc宣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