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ARM 新岸线造“芯”第二条路
从中芯的32位嵌入式CPU“方舟1号”,到中科院的通用高性能CPU“龙芯”1号,再到上海复旦微电子的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神威Ⅰ号”——中国人在芯片上投入太多期待。 然而,新岸线公司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982.htm9 月14日,曾在2008年因力推TMMB竞逐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而进入公众视野的新岸线,在蛰伏两年后选择了在计算机芯片领域重新出山。当天,新岸线宣布与全球知名芯片企业ARM公司,联合发布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该芯片被命名为NuSmart 2816,可广泛应用于超薄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以及上网本和平板电脑市场。
为在计算机芯片领域有所作为,新岸线将其新成立的芯片公司落户广东,命名为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此次推出的NuSmart 2816芯片,正是在工信部和广东省科技厅等支持下,由广东新岸线公司设计研制。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当天出席发布会时表示,将大力扶持其产业化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挑战英特尔
“基于未来一系列的NuSmart处理器,电脑厂商可以设计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产品,比如电池可以续航20小时的笔记本、如手机一样随时待机无需关机的上网本、无需风扇的笔记本或台式机,甚至1500元左右的超低价台式一体机。”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与迟迟未获广泛商用的“龙芯”不同,NuSmart芯片在设计之初就联手芯片巨头ARM公司,并着重考虑市场商业应用。
周文表示,NuSmart芯片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低成本的优势,让未来电脑变得更小巧、更节能、更经济。据其透露,安装首款NuSmart 2816芯片的产品,已经确定会在2011年初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而新岸线公司还计划在明年联手国内PC厂商推出另外几款采用 NuSmart芯片的产品。
“新岸线就是要挑战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的传统地位。”周文表示,NuSmart 2816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南桥、北桥、显卡、视频解码、硬盘控制器等功能,是全球首款如此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芯片。而英特尔要实现这些功能则需要采用各自单独的芯片,更高的能耗、更大的体积、更贵的价格。很显然,NuSmart走的是一条高集成的路,以便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避其锋芒,击其软肋。
“未来10年将是移动计算产品的天下,预计市场总量将超过100亿台,同时普及型台式机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江上舟表示,移动计算产品便携性的特点要求芯片越小越好,普及型计算机则要求芯片的价格极低,新岸线的产品恰恰满足了这两点,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隐形巨头ARM
ARM公司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Ian Drew表示,新岸线公司是ARM公司在中国唯一的一家Leading Partner(领先合作伙伴),在全球也仅有包括高通、三星、TI等其他7家,这体现了ARM对新岸线公司研发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