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微电子所的技术“集市”

微电子所的技术“集市”

作者:时间:2014-05-19来源:IC设计与制造收藏
编者按: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着迫切需求,微电子行业要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联合攻关的体制: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研究所是技术创新的“尖兵”,必须解决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微电子所开放日活动给了大家一个启示......

  “对研究所来说,开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机制打不开,发展会严重受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7037.htm

  参观人员身着净化服探访

  5月10日,中科院(以下简称)。本因周末而应安静的院子,一大早已经人群熙攘、热闹异常。

  记者挤进了一个硕大的人群“包围圈”。

  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辆红色的儿童车,而人们关注的焦点都在车的尾端,上面固定着的系统类似于车载电视。而随着小车的移动,屏幕上方的影像也在不断变换着,车子周围的状况皆收之眼底。

  通信与多媒体研究室的副主任邱昕向围观的人群介绍,这是他们实验室开发的“车载三维全景成像系统”。

  “产品的特点在哪里?”旁边的一个人有点迫不及待。

  “我们的成像是3D的,可以全方位变换视角。”邱昕介绍说,产品突破了2D成像系统只能看到车子周围两三米的局限,视野更广阔,也更接近实景,且配有相应的车辆偏离轨道以及车辆距离过界等报警系统,更能保证行车安全。

  “产品现在还在中试阶段?”该提问者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比中试走得远一些,现在我们和深圳的一家公司合作,产品已经过了他们公司的标准,并作为他们的一个新产品进行发布。”邱昕微笑着说。

  欢迎老朋友 期待新朋友

  问答还在继续,记者悄悄溜出了包围圈,还有好多吸引人的东西在后面呢——大尺寸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射频器件,bcs5719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医疗监测设备……一溜儿展台看过去,记者感觉像是赶了一场“技术大集”。

  “我们十一个研发部门都有自己的展品展出。”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所正是想通过开放日来搭建一个研究院所、大学以及企业开放合作的平台。“我们就是想把企业请进来,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具体在做什么,从而增加合作的机会。”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开放日,不限人数,不限级别,来访者有数百人,其中企业多达六七十家,而且对产品有很浓厚的兴趣。

  “我们欢迎老朋友,也期待新朋友。”叶甜春很开心。

  体验内部生产线

  其实,在此次微电子所的开放日中,参观的人不仅能看到所内研发部门做出了哪些东西,还可以看到这些东西生产的车间和工艺平台,体验一把研究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的人群来到了对外开放实验室的微细加工与测试平台。

  一律蓝色的净化服、白色的净化鞋,还有口罩、橡胶手套,大家瞬间换装了。

  穿上净化服后,空气仿佛不流通了,热乎乎的让人想出汗。记者的眼镜一次次被嘴里呼出的热气弄得雾蒙蒙的。

  鞋柜上的一些东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仔细一看,是一摞介绍实验室内平台设备的小册子,旁边还有一盒盒的名片。

  “册子里有我们所有加工设备和生产线的介绍,如果参观者有意向和我们合作,从这里取名片。”工作人员说。

  做材料鉴定、测热力参数的同步热分析仪STA449F3,进行薄膜厚度、光学参数测定的全自动反射式薄膜测量仪Film-100……实验室内很多的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

  “这里真是太神奇了。”参观者们不禁惊叹。

  形成“大兵团作战”体制

  “多年来,我们一直同微电子所有着大大小小的合作。”中芯国际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来又有进一步了解沟通。

  “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着迫切需求,单靠一个研究所是做不出多大的东西的,我们也不能把自己锁在80亩的小院子里。”叶甜春说,如何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以推动技术的应用,把研究所变成对产业有影响的创新和服务的平台,是微电子所做开放日的一个动机。

  在叶甜春看来,微电子行业要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联合攻关的体制,形成“大兵团作战”体制,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研究所是技术创新的“尖兵”,要解决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其关键是合作机制。研究所一方面要从企业得到更多精细的研发需求,一方面要找到感觉,让研发项目的定位更准,需求更强,与企业结合更紧密。

  据叶甜春介绍,开放日仅是微电子所开放办所的一个举措,随后还会有相继配套的措施。“对研究所来说,开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机制打不开,发展会严重受限。”



关键词: 微电子所 SOC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