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编辑观点 > 美关税闹剧:暴跌股市之外,对电子设计影响深远

美关税闹剧:暴跌股市之外,对电子设计影响深远

作者: 时间:2025-03-11 来源: 收藏

本周一,美股受到多重影响全面下跌,科技股成为下跌重灾区,特别是风头正劲的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单日下跌超过15%。综合各方的因素,最近沸沸扬扬的风波可能在其中成为最关键的下跌原因。而在此前一天,标普500指数就已抹去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的所有涨幅,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一度跌入修正区间。不确定性笼罩着市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日益加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3/467937.htm

3月4日,特朗普宣布,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25%额外正式生效。与此同时,美国于2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被进一步提高至20%。3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措施,对符合美墨加协定优惠条件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部分关税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4月2日之后上调,4月2日也是特朗普此前宣布将要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日期。特朗普此前还表示,将很快宣布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

一系列的关税大棒政策还没激化对手,先引发了华尔街的金融专家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就在本周一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领导的团队将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2.4%下调至1.7%。他给出的下调预测理由很直接,“我们的贸易政策假设已经变得相当不利,”

图片.png

不过从股市的表现看,似乎更代表实体的道琼斯平均跌幅只有代表高科技的纳斯达克跌幅的一半,在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国内通胀的普遍担忧基础上,似乎高科技产业受到的影响更深远。毕竟从美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来说,科技产业似乎对通胀的抵御能力和对关税的依赖程度要远超传统产业,尤其是考虑到美国能够做到农副产品自给自足,60%的服装和70%的消费电子产品均来自号称将被征收60%关税中国,美国通胀加关税暴涨最受影响的必然是刚刚兴起的电商产业和消费电子产业。

关于关税的宏观影响我们不再过多赘述,那是财经类同行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更有代表的话题,关税壁垒会如何影响开发者的工作?

首先我们明确的一点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是无差别的,因为他希望的是制造业回流,但对消费电子产品来说,制造回流美国的开销是巨大的,甚至需要重构整个设计+制造+供应链,因此除非品牌商意识到关税政策“100年不动摇”,否则让苹果将制造搬回美国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从中国迁移到印度或者东南亚什么的。同样值得参考的是福特汽车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设计与生产的车型卖回美国的策略。

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工程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考虑到消费电子产品普遍只有不到25%的毛利率,关税对BOM成本增加的影响将会被无限放大,再考虑到大部分消费级产品都有至少6-8个月的设计周期,几乎所有正在开发的设计(预期面世时间在6月份之后)可能都被迫要因为关税的影响而面临重新设计的风险以及成本支出。如果继续原有设计,可能会因为BOM的增加而造成利润降低甚至利润转负,但如果盲目提升售价,面临的又可能是因残酷竞争而销量锐减的结果。如果说新冠肺炎带来的是全球供应链的紧缺,影响更多来自于小公司和供应链,那么这次关税危机影响的可能就是设计链的决策,因为重构设计降低关税影响,可能成为诸多消费电子巨头竞争格局的新转折点。

回到特斯拉,马斯克作为特朗普上台的大功臣以及第二主角,特斯拉依靠着强大的供应链以及中国市场成为中国之外电动车唯一的统治者,不幸的是,自己支持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恰好给了特斯拉最无解的供应链难题,作为一款号称中国本土化率(非中国国产率)高达95%的车企,特斯拉全球同时也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车供应链的成熟。关税政策恰恰命中了这种全球化供应链企业的软肋,特斯拉不得不承受全球销量下滑与供应链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可能现在的下跌还只是个开始。

对于工业和苛刻环境电子系统的设计者同样并不轻松,他们的设计面临制造成本增加的压力可能相比消费电子小很多,但他们面对的是第二供应链选择的问题,这不仅是零部件准备第二种设计,还包括了零部件的供应来源,尤其是对负责设计和维护系统的工程师在关税问题凸显时,更需要牢记这一点。如果你的替代方案成本与第一选择差异比较大(关税问题),那么当不得不用更高昂替代品来进行替换时,最初看起来经济高效的设计可能忽然失去了最大的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汽车或医疗设备这样需要长期又可靠工作的系统,如果电源或定制连接器(不幸的是几乎75%的这两类产品现在由中国生产)中的关键组件不可用,则可能会阻止整个产品的运行,那么进行维护所带来的成本可能是需要厂商自行承担或客户承担,关税的提升则会带来更高维护成本的开销,这部分开销其实很多时候包含在最初的系统报价单中。

不管是上述哪种原因,设计者曾经只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及供应链给出的基础BOM,现在忽然增加了至少10%的关税额外支出(以最低的特朗普要求增加中国关税10%为例),是继续维持既定的设计(可能给出下游供应链的系统报价已经谈好),还是从头再来重新进行设计,这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生死抉择,更是对设计工程师们一个全新的挑战。

所以,关税问题不只是我们作为消费者需要面临的新开销,作为者,可能需要考虑更严肃的是否重新开始以及重新开始设计需要增加多少成本的问题了。



关键词: 电子设计 关税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