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编辑观点 > 猴痘宛逗引领黑天鹅 经济衰退大潮半导体很难独善其身

猴痘宛逗引领黑天鹅 经济衰退大潮半导体很难独善其身

作者:时间:2022-07-08来源:EEPW收藏

2021年市场录得了超过26%的超高增长率,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历史级的全行业缺货导致芯片价格上涨之外,存储芯片的价格也攀上了一个高点,几家存储巨头的营收也接近了历史最高点的2018。另外,因2020年疫情影响而延缓的各类消费支出也在疫情缓解的2021年实现了报复性回归。加上2021一个没有观众的奥运会和5G基础设施的普及,2021年算是集合了多个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增长推动因素。但转眼到了2022年年中,似乎我们看到的市场推动因素要小于市场萎缩的预警,这也让我们开始对未来一两年的市场增长产生不好的预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07/436013.htm

 

黑天鹅并非小概率事件

 

2022年初猴痘疫情的预警,让还没摆脱新冠的全球经济再次蒙上一层阴影,虽然从传播速度上,猴痘可能不会如新冠那样全球性波及,但面对一个致死率更强的传染性疾病,全球是否再次陷入有限交流状态,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经济对二次停滞的人员流动状态的抗压能力有多少,将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大环境。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几个月时间,目前看不到停火的迹象,而欧洲和俄罗斯的能源通道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全球能源价格已经普涨两到三成,虽然石油价格开始回落,但天然气价格是否会随着盛夏用电高峰期和即将到来的冬天再次暴涨,谁也无法预料。而在这个时候,立陶宛似乎很愿意充当一个跳梁小丑式的逗逼角色,给原本可能要降温的东欧局势加上一把火。虽然立陶宛只是弹丸之地,远不如乌克兰有装备有纵深,但人家好歹某组织正式成员,躲在某个框架保护下赌你俄罗斯不敢公开宣战,但如果左右横跳玩多了,被抓住一顿暴揍,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区域冲突,毕竟旁边的波兰可是红着眼睛等着报八十年前的积怨呢。一旦加里宁格勒出现重大变故,区域争端可能牵扯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必然雪上加霜,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到新的高度,消费端的乏力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些黑天鹅事件引发的最大问题就是全球能源成本的攀升,而能源成本攀升带来的必然影响就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扩大,最后引发消费端的消费降级。通俗点讲,收入可能减少,能源支出要大幅增加,留给消费的钱就变少了。典型的数据是主要工业国多数的贸易逆差在今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字,一向贸易很少逆差的德国5月逆差10.4亿美元;法国3月贸易逆差115亿欧元,历史新高;英国4月贸易逆差85亿英镑(内阁貌似这两天辞职了);意大利4月贸易逆差36亿欧元;西班牙4月贸易逆差64亿欧元;美国5月贸易逆差初值1043亿美元;日本5月逆差178亿美元;韩国6月逆差24.7亿美元;印度甚至创造了240多亿美元单月历史新高的逆差。当然部分资源输出国自然是赚翻了,比如澳大利亚,沙特和阿联酋这些国家,以及中国的贸易顺差明显答复增长。但是对半导体产业来说,因为区域争端引发的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比正面促进的推动力要大很多。毕竟很多消费品的市场在主要的几个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市场的消费紧缩迹象更为明显。

 

总之,猴痘和宛逗这两个黑天鹅如果不爆发肯定是最好的事情,否则对本就前景黯淡的半导体市场将会是更严重的冲击。

 

经济衰退这头灰犀牛威力可能更大

 

2022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美国公布了再次修正后的经济数字,与2021年4季度6.9%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1季度GDP可能实现了1.6%的下滑。经济衰退的阴影正在笼罩华尔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擅长发战争财的美国人,是否能依靠战争贸易实现2季度GDP的止跌,这都是未知数,而未来区域争端中美国人是否能持续收割欧洲,成为左右全球经济的新轮盘赌。但不管怎么说,美国如果能靠着争端贸易止住下滑颓势,意味着欧洲要失去得更多。不管哪个结果,对全球的消费和基础设施投资都不是好消息,这对半导体来说更不是征兆。

 

图片.png

 

同样受到消费紧缩影响的是中国市场,2022年开始国内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再到PC相关,都遇到不同程度的砍单问题,相比于疫情开始的2020,人们似乎更愿意持币观望而不是消费升级。连一向需要拼手速拼运气抢单的小米最新旗舰手机都可以敞开购买了,上市战报更是迟迟未出,侧面反映了整个市场对采购新产品的谨慎态度。至于日本市场,鉴于日本政府主动贬值货币近30%,日本的部分消费金额以日元计算是提升了,但日本产经新闻统计的以美元计日本国内消费依然有2%左右的下滑。

 

基于地缘政治冲突、疫情以及通胀等因素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世界银行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9%,较2021年的5.7%大幅下降,也低于此前的预测值,世界银行警告世界经济滞胀风险正在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则在7月6日表示,全球经济前景自4月以来“明显黯淡”,鉴于风险上升,她不排除明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IMF预计将于7月底发布2022年和2023年的最新预测,此前它在4月份将预测下调近一个百分点。“2022年将是艰难的,但2023年可能会更艰难,”她补充说,“2023年,衰退风险增加。”

 

再看看其他的数字,2022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2.3%,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没有延续上月的上升趋势,且创出年内新低。二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3%,较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上升,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均在2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指数变化,全球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且放缓速度较快。欧美地区制造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是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趋弱的主要因素。疫情及地缘政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仍不牢固。

图片.png

 

宏观经济外,半导体有自己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的衰退可能影响下,半导体的增速必然会放缓,但相比于宏观经济带来的消费降级和市场萎缩,半导体还有一些自己特有的问题,会带来更大的增长不确定性。

 

首先是预料中的气体危机还没发作。鉴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半导体制造部分气体的最大供应国,很多人预测战争会导致半导体制造用气体的短缺。当然很多制造厂纷纷表示自己的储量充足,但战争已经进行近五个月,未来是否会出现气体短缺或者气体价格攀升带来成本上升,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但从短期的影响来看,气体问题似乎并不能影响半导体产业的大局。

 

当然气体危机没发生的另一面可能是晶圆厂的生产产能并没有排满。据估计,2021年底到2022年初的芯片缺货率已经下降到20%左右,如果综合考量诸多行业的订单需求缩减,可能2022年中期绝大部分芯片就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制造供货周期,这也侧面说明未来半导体供应链将更加稳定。得益于晶圆厂们的精打细算,预估在此次史诗级芯片制造缺货周期中,半导体实际产能扩充只相当于总产能的2-3%,短期内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产能过剩情况,但如果消费停滞持续时间足够长,半导体产能从紧缺到过剩可能只需要6-8个月的时间。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诸多芯片商当初涨起来的价格恐怕会回落到比之前更低的数字,若如此,半导体总体产值必然受到严重拖累。这不,一向堪称半导体行情风向标的DRAM已经开始预计3季度降价10%了。

回顾这次半导体的缺货危机,带来的是爆发性的全行业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因为突发性紧急囤货造成供应紧缺,从而加速各个芯片消费商大量囤货,进而产生严重的供应不足问题,从而引发制造厂产能的紧张,制造链上各方涨价带动了芯片的涨价,进而推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产值总量。一旦产能不再紧缺,加之芯片消费大客户们的产品计划频频砍单,客户必然重新考虑囤货的比例问题。在这个无比纠结的囤货比例调整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跟2020年上半年极端相反的情况,那就是因为产能开始恢复正常,芯片消费商会要求制造商降价或者为了成本考虑降低备货时长,从而期待降价后压缩器件采购成本。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芯片端较为尴尬的供求关系逆转,进而迫使芯片制造商不得不降低芯片价格,甚至是再次出现频繁调价的情况,最终使得芯片消费商可能再次缩短备货准备期,造成恶性循环。笔者预测,2022年半导体市场可能还是正增长,但根据经济形势和区域问题的发展态势,2023年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下滑局面。不管如何,这次史诗级的半导体缺货基本接近了尾声,未来必将影响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并可能创造全新的供应链模式或用户的备货周期模型。唯一尴尬的是,在2022年之前,极少有人能预测到半导体大缺货问题的解决,竟然源于一场区域战争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


半导体市场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来自于中国市场的重新洗牌。随着中国天量资金在过去几年涌入半导体产业,并且大力扶持本国产业发展,必将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进行一次洗牌。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在强力资金的扶持下,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的崛起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鉴于目前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生态实力,未来必将有半数以上的芯片企业走上打价格战这条路,按照五年规划的中国节奏,至少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可以支撑中国芯片企业以低价争夺市场,参考过去两三年中国新成立的数千家各个门类的芯片公司的业务情况,全面的半导体价格战很可能在中国市场率先打响。价格战,并不能实质上推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受益的只可能是晶圆厂和下游的芯片消费商们。

 




关键词: 半导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