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消息,据报道,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透露,小鹏汽车将在2026年第一个量产分体式的飞行汽车,并且在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开始销售。何小鹏对飞行汽车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他预测:"在5年内,飞行汽车就能够成为大家的日常通勤工具。"这一判断基于小鹏汽车在低空出行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小鹏飞行汽车目前已收获4000个预售订单,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不过,何小鹏也坦言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如何把大家学习开飞机和使用飞机的门槛降得足够低,且对
关键字:
小鹏 飞行汽车
小鹏汽车计划在 2025 年晚些时候进行本地生产。中国纯电动汽车 (BEV) 制造商广州小鹏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Xpeng) 宣布与当地经销商 PT Sinar Eka Selaras(也称为 Erajaya Active Lifestyle (ERAL))合作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该公司于本月早些时候开始预售 X9 和 G6 BEV 车型。小鹏汽车表示,它的目标是通过与 ERAL 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他们在智能技术、消费电子产品和高端生活方式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具有本地化体验的全球化技术创新
关键字:
小鹏 汽车市场
近日,小鹏汽车举办2025春季发布会,BOE(京东方)为2025款小鹏G9专属定制近30英寸高清智能双联屏,此外还为小鹏G6带来10.25英寸全液晶高清仪表屏,以高清、大尺寸的极佳视觉享受与全新智能化交互体验,为小鹏汽车全新旗舰智能汽车注入强大科技魅力,成功引领智能汽车视觉与交互的市场新风潮。近30英寸高清智能双联屏 赋能2025款小鹏G9车载显示屏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正成为智能汽车品牌争夺用户"第三空间"的战略高地。作为小鹏全新推出的AI智驾豪华SUV,此次全新发布的20
关键字:
BOE 京东方 小鹏 视觉交互
OEM ADAS 研究:调整结构、整合团队、在 D2D 中竞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近年来,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在驾停车一体化、高速公路 NOA、城市 NOA 和无地图 NOA 方面经历了不断升级的技术竞争。中小型 ADAS Tier1 逐渐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自 2024 年以来,中国的 ADAS 和自动驾驶市场进入了端到端的竞争。端到端的自动驾驶需要主机厂改变他们之前的研发模式,并投入大量的研发、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然而,多品牌、多技术路线使得 OEM 难以集中资源打赢智
关键字:
OEM 自动驾驶 ADAS 小米 小鹏 蔚来 理想
3 月 10 日消息,2025 小鹏汽车春季发布会将于 3 月 13 日 19:00 举行,将推出 2025 款小鹏 G6 和小鹏 G9 车型。据官方最新预热,2025 款小鹏 G6 的 CLTC 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725km,百公里电耗低至 12.5kWh。新车采用小鹏自研舒适底盘,前双叉臂后五连杆、HRS 液压回弹减振、太极衬套矩阵、浮鲸仿生级偏频设计。该车配备 36 处声学包、20 处声学空腔阻断、双层夹胶玻璃,在驾控体验上有中欧团队联合调校,搭载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全解耦刹车踏板。据此前官方介绍,该
关键字:
小鹏 G6 CLTC 综合续航 智驾
2024年第四季度,在谷底徘徊了两年之久的小鹏汽车依靠两大爆款车型,迅速从谷底崛起,上演了“小鹏一日逐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商业奇迹。24年10月,小鹏月销站上久违的两万大关,11月,月销破3万,12月,月销逼近4万,25年1月,时隔三年之后,小鹏再次登顶新势力第一。小鹏突然逆袭,除了年轻化的设计、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出色的性价比之外,火力最猛的武器是它首次将位于行业绝对头部位置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分别下放到了Mona 03的10-15万价格区间和小鹏P7+的15-20万价格带,让高阶智驾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
关键字:
小鹏 比亚迪 国产汽车 ADAS 智能驾驶
2月24日消息,近日,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了人形机器人进展,“目前正推进旗下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CyberOne是小米发布的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根据公开信息,CyberOne身高177厘米,体重52千克,被官方定义为“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支持家庭护理、陪伴等多种场景。近期,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理想汽车也透露了其做人形机器人的计划,“100%会做人形机器人”,尽管表示目前的节奏不是立即投入。小鹏汽车的AI机器人Iron则将搭
关键字:
人形机器人 CyberOne 小米 小鹏 蔚来
2 月 7 日消息,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将在春节后的二季度推出 MONA M03 的 Max 版本。IT之家查询发现,该车型的 580km 超长续航 Max 版指导价为 15.58 万元。小鹏
MONA M03 早先于去年 8 月上市,共推出 3 款车型,指导价区间 11.98 万-15.58 万元。该车有标准版和 Max
两个版本:标配 20 + 智能感知硬件,2 毫米波雷达 + 12 超声波雷达 + 7 摄像头,拥有 L2
级智驾能力,可以实现智能巡航辅助、自动泊车辅助、前后碰撞预警等多项
关键字:
小鹏 MONA M03 Max
Source: Getty Images小米旗下电动汽车业务部门小米汽车日前已与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正式达成合作,旨在共享充电网络,使小米汽车用户能够在中国大陆使用超过29,000个充电站。在与蔚来率先达成合作后,将有超过14,000根蔚来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小米车主可实时查看蔚来充电场站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小米汽车App直接充电。此次整合标志着小米汽车成为加入蔚来充电网络的第15个品牌。在与蔚来合作的消息宣布后不久,小米汽车又公布了与小鹏的合作,其用户可使用超过9,000个小鹏充电桩,随后小
关键字:
小米汽车 蔚来 小鹏 理想汽车 充电网络
、11 月 6 日消息,在今日的 2024 小鹏 AI 科技日活动中,小鹏 AI 机器人 Iron 正式亮相。小鹏 Iron 采用仿人结构设计,身高 178cm,体重 70kg,拥有 62 个主动自由度。该机器人搭载小鹏 AI 鹰眼视觉系统,支持小鹏 AI 端到端大模型 + 强化学习,号称给机器人“自主 + 自然行走”的双足。
关键字:
小鹏 AI 人形机器人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剧烈变化的几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电动车渗透率的节节攀升,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8月,本土自主品牌的市占率达到66.7%,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此涨彼落之下,一个个外资品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还没有完成退出动作的也大都在苟延残喘和收缩。当然,也有很多本土品牌在这场动荡中慢慢地淹没于历史的长河。没办法,市场就这么大,不可能人人都能上牌桌。在这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淘汰赛里,留给选手犯错的机会并不多。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业务输血,还能撑个一时半刻,持续亏损的新势力车企一
关键字:
小鹏 新能源汽车 智能驾驶
2024成都国际车展上,最吸引眼球的是各大老板在线上线下为自家站台,吸引流量。本届成都车展呈现出一个新特点——互联网人跨入汽车产业后,改变车企的营销模式和文化输出形式,车展变成一个秀场,这也反映了行业新趋势:智能化时代,新能源汽车不仅拼科技,还要拼网感。曾经低调的大佬们开始频频露脸。小鹏创始人何小鹏、蔚来总裁秦力洪、极氪CEO安聪慧、岚图CEO卢放……可谓是“众星云集”,他们走到哪里,观众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大佬马上出来了,咱直播间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要签名的,直接打在公屏上……”大佬亮相的新闻发布会上,围着
关键字:
成都车展 小鹏 蔚来 理想 极氪 岚图
在日前举办的小鹏10年热爱之夜暨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宣布小鹏自研图灵芯片已于8月23日流片成功,但芯片落地时间尚未公布。据介绍,小鹏图灵芯片是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的AI芯片,为AI大模型定制。该芯片采用40核心处理器、集成2xNPU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大脑,面向L4自动驾驶设计,计算能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此外,图灵芯片针对行车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内置独立安全岛设计,能实现全车范围内的实时无盲点监测。何小鹏在会上表示,小鹏汽车将在未来十年内专注于AI和大制造领域的发
关键字:
小鹏 AI芯片 自研 自动驾驶
8月20日消息,由于在中国市场推出其最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遭遇难题,特斯拉在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竞争中显得稍显落后。这些本土制造商已经开始销售可以在城市街道自动巡航的车辆。中国是特斯拉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中国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公司希望本地司机广泛使用名为“全自动驾驶”(FSD)的软件,实现从起点到目的地的全自动驾驶。尽管系统可以独立操作,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介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上月预计,中国监管机构将在今年年底前批准这些在美国已被允许使用的功能。但据熟悉官方想
关键字:
特斯拉 FSD 驾驶辅助 小鹏 人工智能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日前公布了7月份交付数据。理想汽车7月份月度销量创下新高,当月共交付51,000辆汽车。该公司7月份交付量同比增长49.4%,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对理想入门级车型L6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强劲需求。累计到今年7月底,理想汽车总交付量达到873,345辆。另外,专注于纯电动汽车(BEV)的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7月份销量均有所增长。蔚来汽车7月份交付了20,498辆汽车,与2023年7月基本持平。7月份交付量中包括11,964辆纯电动SUV和8,534辆纯电动轿车。
关键字:
蔚来 小鹏 理想汽车
小鹏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小鹏!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小鹏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小鹏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