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华为也在积极拓展RISC-V架构的指令集开发,但是并不是表现最出色的那一个,表现最出色的,可能让很多人都意外,那就是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公司平头哥公司,近年来积极在RISC-V架构开拓指令集,并且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处理器,如今已经与多个芯片厂商合作,已经进入计算机视觉、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络通信等多个领域。平头哥近三年来发布的RISC-V架构处理器,都号称业界性能最强,加上发布数量也相对较多,并且阿里巴巴是RISC-V基金会高级会员,俨然平头哥如今已是国内RISC-V架构处理器龙头
关键字:
自主架构 CPU RISC-V
虽然说Intel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就一直在推出新处理器,但AMD的Zen
3架构系列处理器依然很能打,在性能上可以说是各有优势。然而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缺货的影响明显对AMD的影响要大于Intel,AMD在今年第一季度桌面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与上季度一样保持不变,笔记本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个百分点,不过在服务器领域上,AMD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最大的涨幅。Mercury
Research发表了2021年CPU市场份额报告,本季度AMD处理器的价格走势异常强劲,因为低端产品出货量减少了,增加了
关键字:
AMD CPU 服务器处理器
苹果第一颗双芯封装的 CPU (姑且称为M2 dual,采用2颗M2 SIP,其中一颗旋转180度)将会在今年三季度开始量产。据爆料人介绍,M2芯片的性能会更强劲,而且最强版本会在苹果自家台式机Mac Pro上首发。M1之后,大家对M2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日经亚洲评论此前曾报道士称,M2已于本月已进入量产阶段,最早可能于7月开始出货,计划用于下半年上市的MacBook,以及其他Mac和苹果设备。报道同时透露,M2芯片由台积电生产,采用了最新的5-nanometer plus(N5P)制程
关键字:
CPU 双芯封装
图为龙芯3号芯片CPU 近日,一则中国科技新闻被官媒点赞转发,国产科技企业“龙芯”将采用国产芯片新架构,“龙芯”将采用新架构,决心与美国技术一刀两断?人民日报点名称赞!龙芯这次简直太争气了,打破英特尔和ARM及MIPS的垄断。根据报道“龙芯”将放弃美国MIPS公司的架构,改用Loongson Architecture(龙芯架构)。对于龙芯使用自己的架构一事,西方IT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龙芯”这一次特争气,直接砸碎英特尔饭碗,这不得不想起西方高科技企业曾经说过的话,美国不该对中国进行分过限制,而美企骂白
关键字:
龙芯 CPU 国产芯片
据报道,当Intel今天公布第四季度财报时,投资者肯定想知道一件事: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是否会将更多的生产任务外包出去?从业内其他公司最近的评论来看,我们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本周二,芯片制造设备的主要供应商阿斯麦(ASML Holdings)表示,该公司正将一些最先进机器的订单,从一个客户转移到其他客户。阿斯麦没有说明这家客户是谁,但很可能指的是从Intel向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其他芯片制造商转移订单。当前,台积电和三星电子为其他公司生产半导体。如果Intel将制造任务外包,就不需要像现在这么多的阿斯麦机
关键字:
Intel CPU
这几天在寒潮的影响下,全国多个地区温度骤降,已经好多年没有感受到这样严酷的冬季了,暖气都撑不住。 零下十多度的天气不仅影响人的生活,现在电脑也中招了,确切说是散热——有网友发了一个电脑水冷被冻住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CPU水冷的水管、水泵都给冻住了,里面都结冰了,捏上去都是嘎嘣脆的感觉。 这个奇特的现象也让网友大开眼界,调侃说这是高级散热方式——冰冷的。 不过严格说起来,CPU水冷中的水不一定是常见的水,基于各种考虑,通常会添加各种成分,比如消泡剂、除垢剂等等,还有加乙二醇防冻的,甚至会有人使用汽车
关键字:
CPU 水冷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披露,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芯”)拟于科创板上市。 龙芯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国产CPU的公司之一,这也是目前六大国产CPU厂商(天津飞腾、华为鲲鹏、兆芯集成、申威科技及海光信息)中首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龙芯20年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国产CPU最初在国内“自主vs引进”的摇摆中艰苦起步,为了突破英特尔的专利高墙,六代国产CPU用了三种不同的路线实现曲折前进。英特尔X86架构已经建立了专利、生态、知识产权的壁垒,这意味着国产CPU厂商需要一一突围。 经过20年的
关键字:
龙芯 CPU
基准测试PassMark近期公布了全球CPU份额统计,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AMD在全球台式机CPU市场上占据了50.8%的份额,超过了Intel
49.2%的份额。而上一次AMD领先英特尔还要追溯到15年前的2005年第四季度,当时AMD以53.9%的份额领先英特尔,不过这个优势只持续了一个季度,后续就一直被英特尔压着,一直到2021年。 而在笔记本处理器领域,Intel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有率为83.8%,而AMD市场份额为16.3%,近期还是呈下跌趋势,毕竟2020年AMD才在移动端才正
关键字:
AMD CPU 英特尔
2020年12月29日,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公司”)在天津举办了2020飞腾生态伙伴大会。大会以“芯科技 新生态 共飞腾”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两院院士、政府领导、业内专家、行业协会、用户单位、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媒体等1500余人参会,参会单位和企业超过200家。2020年,是新基建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万物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数字城市等应用规模兴起,基于底层核心算力、覆盖从端到云的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和安全可信的体系建设,已成为未来计算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内领先的自主核心芯
关键字:
飞腾 CPU
很显然,AMD逆袭还在继续,这也得益于他们这波有效的反击策略。Steam硬件调查显示,AMD处理器的使用率在继续大幅增加,相应的Intel的份额就在不停的减少。最新数据表明,AMD处理器已在Windows平台占据26.51%的份额,而Intel持续将份额拱手相让,11月已持续跌至73.49% 。随着Zen3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上市,这一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到2021年。Steam软硬件调查数据不仅涵盖了Intel/AMD处理器,还涉及Windows/macOS/Linux等系统平台。在反映通用计算增长趋势
关键字:
AMD CPU Zen 4
对于AMD来说,其玩家数量正在慢慢提高,虽说超越Intel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段时间他们的表现,已经让后者相当难受。Steam作为用户群体最大的游戏分发平台,在其发布的11月硬件调查中,AMD CPU在Steam中的使用率攀升至了26.9%,而Intel占比在73%以上。去年同期11月,Steam硬件调查的数据显示AMD CPU的份额为20.5%,在这1年的时间里增幅6.4%。虽然比例看起来不高,但如果用1年来算,这仍旧是一个巨大的用户增长数量,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Intel在过去一年有多被动。在显
关键字:
AMD CPU
你清楚下面这几个问题吗?有了内存,为什么还需要 CPU Cache?CPU 是怎么读写数据的?如何让 CPU 能读取数据更快一些?CPU 伪共享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避免?CPU 是如何调度任务的?如果你的任务对响应要求很高,你希望它总是能被先调度,这该怎么办?…这篇,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CPU 如何读写数据的?先来认识 CPU 的架构,只有理解了 CPU 的 架构,才能更好地理解 CPU 是如何读写数据的,对于现代 CPU 的架构图如下:可以看到,一个
CPU 里通常会有多个 CPU 核心,比如上
关键字:
CPU
目前在台面上有能力研发先进处理器的厂商跟相关技术的,几乎都来自于美国或其同盟国家,这使得中国、俄罗斯等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对手”,一直都想要在CPU 领域上有所突破,避免遭到美国一时之间进行大规模封锁而失去自主优势。来自俄罗斯的微处理器开发商MCST,近日对外展示了最新的16核电脑服务器级处理器「Elbrus-16C」工程样品。MCST 成立于1992 年,为带有俄罗斯官方性质的科技公司,旗下处理器透过 Elbrus 与 SPARC 两种指令集架构进行开发,前者从苏联时代就开始发展,为俄罗斯的自主架构。MC
关键字:
自主架构服务器 CPU
对硬件有所了解的朋友们几乎都会知道,CPU的外形约是一块正方形的金属厚片。当然也有长方形的版本。上表面平整光滑,下表面则有着金属触点或针脚。虽然我们默认CPU的形状为矩形,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想过CPU为什么不做成圆形呢?我们看到的CPU不是真的CPU在解答这一问题之前,要先向大家科普一下,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的,用手摸到的这一小坨金属片,并不是CPU这一硬件的本体,而是它的封装。CPU的本体芯片被牢固安装在封装的中心。称不上巧合的是CPU芯片的形状同样为矩形,所以我们就先来讲一讲真正的CPU芯片为什么是这
关键字:
CPU
全新一代A14仿生芯片亮相 新浪科技讯 9月16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以线上方式举行2020年秋季发布会。在iPad Air发布后,全新一代A14仿生芯片亮相。 苹果公司表示,A14构建具有行业领先性能,强大的定制技术和高效利用能源的芯片。 据介绍,A14在业内第一个使用5nm制程技术,其晶体管的尺寸以原子为单位,拥有118亿个晶体管。搭载A14的iPad Air,与以前的iPad Air相比,CPU速度提高40%;图形性能是同类Windows笔记本的2倍,其每
关键字:
A14 仿生芯片 CPU
bh-c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bh-c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bh-c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bh-c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