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帽 OpenShift AI 和英特尔的AI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信赖的集成平台,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创新● 红帽 OpenShift AI 现已支持英特尔的Gaudi AI加速器全球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公司近日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在红帽OpenShift AI上支持企业人工智能(AI)应用。两家公司将共同推动在英特尔人工智能产品(包括英特尔® Gaudi® AI加速器、英特尔®
关键字:
数据中心 红帽 英特尔 OpenShift AI
全球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公司日前宣布,即将在红帽OpenShift AI上集成支持NVIDIA NIM微服务。这一举措旨在在一致的开源AI/ML混合云平台支持下,为数十种人工智能(AI)模型实现优化推理。企业将能够利用红帽OpenShift AI和NVIDIA NIM(NVIDIA 企业AI 软件平台的一部分,是一套易于使用的推理微服务),加速生成式AI(GenAI)应用的交付,从而更快地实现价值。红帽OpenShift AI对NVIDIA NIM的支持,基
关键字:
红帽 OpenShift AI NVIDIA NIM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Meta 正在探索开发带有摄像头的 AI 耳机,希望这种设备能用来识别物体和翻译外语。三位“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的内部名称为 Camerabuds,目前还不清楚该产品的最终设计将是入耳式耳机还是头戴式耳机,不过 Meta 的 CEO 扎克伯格已经尝试过几种可能的设备设计,但他对这些产品原型都不满意。此外,内部人士表示,Meta 公司领导层原本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正式批准
关键字:
Meta AI 耳机 可穿戴
据日经新闻报道,软银集团旗下ARM计划在英国总部成立AI芯片部门,目标是在2025年春季前准备好原型并正式发布,并将于当年秋季开始由合同制造商进行大规模生产。此举是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斥资640亿美元推动将该集团转型为AI巨头计划的一部分。目前,ARM、软银和台积电均拒绝对此报道发表评论。在孙正义的AI革命愿景下,软银的目标是将业务扩展到数据中心、机器人和发电领域 —— 将AI、半导体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刺激各个行业的创新,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AI芯片是该项目的核心。作为最终用户,软银将
关键字:
ARM AI 芯片 软银 数据中心
北京时间周二凌晨1点,自年初“文生视频模型”Sora后许久未给市场带来惊喜的OpenAI举行春季发布会。公司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向外界展现了多项与ChatGPT有关的更新。简要来说,OpenAI的发布会主要干了两件事情:发布最新GPT-4o多模态大模型,相较于GPT-4 Trubo速度更快、价格也更便宜。第二件事情就是宣布,ChatGPT的免费用户也能用上最新发布的GPT-4o模型(更新前只能使用GPT-3.5),来进行数据分析、图像分析、互联网搜索、访问应用商店等操作。这也意
关键字:
openAI chatGPT-4o AI
台北电脑展(COMPUTEXTAIPE)是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电脑计算机展览会。创办于1981年,为全球资通讯及物联网科技应用之指标展览,也是全球新创企业策略合作对象媒合之重要平台。COMPUTEX2024台北电脑展将在6月4日至7日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以“AI串联、共创未来”为主题,汇集全球1500家科技业者,聚焦生成式AI技术,并新增多个主题区。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各行各业,各参展商深知AI在计算机和服务器领域的巨大潜力,想必这次展会将有多种适应市
关键字:
台北电脑展 AI
具有AI的PC的特点如今,大多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要么是基于网络的,要么需要互联网连接。到目前为止,要使用人工智能,你实际上要“在线插入”到一个服务器上,在该服务器上AI存活,并使用服务器的极其强大的处理能力。鉴于趋势,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离线AI功能。为了利用这一点,你将需要一台准备好处理复杂AI任务的笔记本电脑。以下是为处理AI而设计的笔记本电脑的一些特点。神经处理单元(NPU)确定你正在考虑的笔记本电脑是否准备好AI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它是否配备了具有神经处理单元(NPU)的CPU - 这是嵌入在处理
关键字:
AI 消费电子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X 平台人士 @miktdt 发现,英特尔近日向 oneAPI DPC++ 编译器的 LLVM 文档添加了 bmg_g21(Battlemage G21、BMG-G21)核心相关代码。这也是首次有 Battlemage 架构独显相关代码现身该文档,暗示 Battlemage G21 GPU 有望成为英特尔下代独显首发型号。IT之家注意到,文档中将 bmg_g21 的 GPU 架构称为 intel_gpu_20_1_4,与据信
关键字:
英特尔 GPU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目前有传言称联发科公司将携手英伟达开发 ARM 架构的 AI PC 处理器,预计第三季度完成设计定案(tape out),第四季度进入验证,该款新芯片据称“要价高达 300 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2172 元人民币)”。台媒同时表示,英伟达 CEO 黄仁勋将于 6 月 2 日“台北电脑展”开展前来台,而联发科也有望在下月公布与英伟达合作的 AI PC 处理器细节。另据IT之家此前报道,ARM 公司计划到 2025
关键字:
联发科 ARM AI PC
AMD现在处于AI芯片市场的第二位,与市场领导者Nvidia竞争。尽管Nvidia是GPU市场的巨头,但AMD已经开始挑战其市场地位。就像在个人电脑和传统服务器芯片领域一样,AMD一直在和行业巨头英特尔进行竞争,这是科技行业中最激烈的竞争之一。但是,即使处于第二位,AMD的股票表现也不错。如今,人工智能的爆炸性增长为AMD和Nvidia之间的竞争创造了舞台,这是另一场科技对决,这一次是将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一个有着将第二名地位转变为强势地位的记录的挑战者相比较。与英特尔的长期竞争相比,AMD的韧性和实
关键字:
ai GPU 英伟达 AMD
AI PC方兴未艾,而除了CPU、GPU、NPU这样的基础硬件,更关键的是应用软件与场景的生态落地。只有从应用上真正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体验,带来真正的便利,AI PC才能取得成功。作为行业执牛耳者,Intel不但率先倡导了AI PC的概念,带来了史上变革最大的酷睿Ultra处理器、大量的AI PC笔记本,领导PC全面进入AI时代,更在生态拓展方面不遗余力地投入。按照Intel的宏图大愿,AI PC 2024年的出货量就会有大约4000万台,而到了2025,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台,走进千家万户。为了
关键字:
Intel CPU GPU NPU
在全球打得火热的AI战场上,频遭质疑脚步落后的苹果,终于藉由7日的「Let Loose」春季发表会,公开向外界宣告加入战局!苹果执行长库克更预告, 6月举行的年度重头戏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将有更多好消息。而同日选择在杜拜举行创新发布会的劲敌华为,同样以最新MatePad系列平板等重量级产品应战,较劲意味十分浓厚。 在外界推测苹果可能会像过去一样,低调创新准备一举称霸之际,7日发表会的重头戏新一代iPad Pro就打着「苹果史上最薄产品」的称号亮相,挑战突破平板极限!新一代iPad Pro不但超薄,运算核
关键字:
苹果 AI 华为 iPad Pro
5月11日,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英特尔通过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 PC设备和软件工具套件、开放的生态系统,帮助开发者在AI PC上进行创新应用开发并推动相关应用落地,让最终用户能够在PC上体验到由AI技术带来的生产力跃升。在历时五个月的角逐后,来自个人赛道和企业赛道的2120支团队中,共有30支团队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并晋级总决赛,这些作品新颖、实用且可落地,覆盖互联网、教育、医疗、农业、建筑、法律、零售、文旅、工业、能源、游戏、影视、广告等多个领域。其中
关键字:
英特尔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AI PC
I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今日发文表示,苹果即将与 OpenAI 达成协议,为今年的新 iOS 系统提供一些生成式 AI 功能(如聊天机器人)。此外,苹果与谷歌就整合 Gemini 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但尚未达成任何协议。知情人士称,双方一直在敲定苹果下一代 iPhone 操作系统 iOS 18 中使用 ChatGPT 功能的协议条款。由于情况保密,该人士要求匿名。苹果还与谷歌就授权后者的 Gemini 聊天机器人
关键字:
Apple AI IOS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知名的电气设备智能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发电厂和变电站提供支持,旨在通过AI技术和视频分析来简化人工检查要求、降低维护成本、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等。项目需求通过集成无人机、摄像头和自主机器人等尖端技术,有效将AI解决方案普及至电力设备运营的各个方面,如输电线路维护、缺陷检查、安全监控和配电维护等。项目挑战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大量图像处理、将电表中的各类值转换为实时的数字数据以供后续分析或警告使用等。因此,相关专用计算硬件需要匹配高水平的AI计算能力。此外,发电厂偏远的地理位置也给受损机器人的修理
关键字:
电气设备 智能检测 ai 巡检机器人
ai g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g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g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g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