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日前对该公司的 5G 网络仿真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系列增强功能以支持最新的 3GPP Rel-15/16/17 功能,从而助力领先的芯片组和终端设备制造商能够快速、自信地开发具有先进 5G 功能的设计,用于消费、垂直行业和政府应用。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在过去一年中,5G 标准中更新的内容使领先的 5G 芯片组制造商能够开发和验证基于 3GPP Rel-16的先进 5G 芯片组在支持新特性和新功能方面的表现。这些芯片组预计将于 2022 年推向市场
关键字:
是德科技 5G 网络仿真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表示,预计到2023年底将投资约480亿美元,以扩大其光纤网路和5G无线服务。 据路透社报导,面临股东对AT&T转型为媒体和娱乐公司的质疑后,AT&T正努力将旗下华纳媒体(WarnerMedia)部门与Discovery合并,交易预计在Q2完成。AT&T打算重新专注于提供网路和电话服务的核心业务。 AT&T首席执行官史丹奇(John Stankey)表示:“现在华纳媒体交易接近尾声,我们正接近AT&T新时代的起跑线。” 报导指出,AT&T正努力将其光纤网路铺设范围扩大
关键字:
AT&T 美国电话电报 5G 光纤
是德科技公司与联发科技加强合作,助力该公司验证其最新的 SoC(智能手机系统级芯片)Dimensity 5G 能否支持5G NR 3GPP Rel-16的关键功能。此次合作使用了 Keysight S8701 协议研发工具套件和 S8711A UXM 5G 测试应用软件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0}两家公司于 2018 年启动 5G 合作。此后,联发科技使用是德科技的 5G 测试工具成功开发出独具一格的 5G 调制解调器平台。这些工具在第一时间支持
关键字:
是德科技 联发科技 Dimensity 5G
高通技术公司、宝马集团和Arriver Software AB(安致尔软件)宣布面向自动驾驶技术展开长期开发合作。三方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AD)技术,涵盖从新车评价规范(NCAP)、L2级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到L3级别高级自动驾驶功能。这些软件功能的共同开发基于2021年首次在BMW iX车型中推出的现有宝马自动驾驶软件栈,并通过此次合作在下一代产品中进一步扩展。2021年11月,高通技术公司与宝马集团宣布宝马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将基于Snapdragon Ride™ 视觉系统级芯片
关键字:
高通 宝马 Arriver Software AB 自动驾驶
无人车出现交通事故,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但这次小马智行召回部分L4自动驾驶系统,却是全球首例。3月7日至13日,正值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下简称NHTSA)举办的车辆安全召回周,NHTSA在3月8日表示,在10月加利福尼亚发生撞车事故后,小马智行同意召回部分L4自动驾驶系统,涉及3辆汽车。据路透社报道,这也是NHTSA首次召回自动驾驶系统。来自路透社报道截图NHTSA副局长史蒂文 · 克利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动驾驶系统的首次召回表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确保汽车制造商和开发商引进最新技术的同
关键字:
自动驾驶 小马智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回应汽车芯片短缺问题 近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过去一年,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汽车行业受冲击较大,国内外多家车企因此减产或短期停产。工信部多措并举努力保障芯片供应,维护汽车工业稳定运行。 “随着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以及在各级政府、汽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领域‘缺芯’影响正逐渐缓解。”罗俊杰说,但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稳定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芯片供应依然处于紧张状态。“下一步,将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
关键字:
汽车芯片 自动驾驶
日前,美股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纷纷公布2021年Q4及全年财报。从各家交卷结果来看,业绩普遍亏损,分化趋势已显现。不过,在美上市公司普遍营收惨淡,国内市场却一片火热:资本持续涌入,车企跑步进入赛道。最近几年,量的快速增长是大确定性,但激光雷达最终是真浪潮还是假刚需还具有不确定性。海外龙头:亏损是主旋律,分化已显现在公布财报的几家激光雷达企业里,激光雷达第一股Velodyne去年营收最高为6190万美元,但是仍然远低于前年同期的9540万美元,同比跌幅为35%;净亏损从2020年1.5亿美元扩大到2.1亿美元
关键字:
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2022年初,马斯克被纽约时报刊文曝光,曾多次指示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Autopilot团队,必须放弃雷达,只使用相机!从2021年5月份开始,特斯拉已经取消雷达,不再交付集成支持雷达技术硬件的车型。作为最成功的自动驾驶企业特斯拉的掌权者,虽然马斯克多次在不同场合质疑以激光雷达为主导的自动驾驶技术,但这也挡不住全球范围内激光雷达的强势崛起,除特斯拉外所有汽车厂商都往激光雷达技术发展!本文依据2021年底~2022年初的最新数据,从性能、成本、车规、量产等各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全球激光雷达产业情况,通过本文
关键字:
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应用中,激光雷达(LiDAR)成本一直非常高昂,但这一状况可能将发生改变。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伯克利传感器和执行器中心联合主任Ming Wu开发出一种新型高分辨率激光雷达芯片。(图片来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激光雷达基于焦平面开关阵列(FPSA)打造,其中FPSA阵列是一种基于半导体的天线矩阵,可以像数码相机中的传感器一样收集光线。Wu表示该激光雷达的分辨率为16,384像素,虽与智能手机
关键字:
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广播发射机和媒体技术的全球领导者罗德与施瓦茨公司联合 5G 开发、启动和扩展技术的推动者高通公司,在 2022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2)上通过完整的端到端实时流媒体直播方式演示展示了 5G 广播。在向智能手机设备传送内容并展示 5G 广播/多播功能的现场演示中,Cellnex Telecom 提供的节目内容在巴塞罗那MWC 2022上使用 5G 广播信号进行无线直播,让与会者切身体验
关键字:
罗德与施瓦茨 高通 MWC 2022 5G
3月8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子公司Mobileye在美国市场秘密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有望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Mobileye上市也是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扭转英特尔核心业务这一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 过去几年,投资者纷纷在全球交通运输业的各种新技术上押下重注。英特尔希望,Mobileye上市能有效利用市场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需求。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福特、通用以及丰田等传统汽车制造商都在投资开发
关键字:
英特尔 IPO 自动驾驶
思科宣布全新升级的物联网产品组合,以帮助其服务供货商客户为全新和新兴的使用案例,提供更简单的方式管理 LPWAN(低功耗广域网)/4G/5G物联网网络联机。 思科于MWC世界通讯大会发布全新思科物联网控制中心为支持混合工作,各行各业正与时俱进发展其数字策略。他们需要简化的解决方案,来连接与管理经大规模部署下的低成本,以及通常为固定性质的设备(即大规模物联网),包括公营事业仪表、医疗设备及农业用传感器等。思科于巴塞罗那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Barcelona
关键字:
思科 物联网 5G
通过设计实现方案和仿真分析,对比了5G圆锥型双极化室内全向吸顶天线和5G PIFA型双极化室内全向吸顶天线的性能指标和优缺点。在办公楼场景开展了单、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覆盖性能测试,并进行了造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G双极化室内全向吸顶天线与5G单极化室内全向吸顶天线覆盖性能相当,但可节省投资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能实现5G室内低成本有效覆盖。
关键字:
5G 双极化 吸顶天线 PIFA型 圆锥型 202202
2月28日消息,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表题为《聚力算网融合创新 共拓信息服务蓝海》的主旨发言。杨杰表示,一周前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为全球献上了一场绿色、科技、人文交织的盛宴,生动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构建人类美好未来的巨大潜力,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三点启示。第一,网络连接范畴正在向“人机物”融合拓展。随着5G的深入发展,涵盖百亿级“人机物”的智能连接正加速构建,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机器触觉等日益成为信息交互的主要模式。第二,基础设施形态正在向算网融合升级。海量信息交互对算网一体化
关键字:
中国移动 5G
2月28日消息,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在2022世界移动大会上发布以《赋能数字经济 连接精彩未来》为题的演讲。刘烈宏指出,前不久公司战略进行升级,聚焦“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致力于为中国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自从2019年5G在中国商用以来,中国联通携手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打造300多个应用场景、300多个灯塔项目,赋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25个重点行业,推动5G应用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加速转变。“在陕西张
关键字:
中国联通 5G
5g.自动驾驶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5g.自动驾驶!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5g.自动驾驶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5g.自动驾驶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