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M业在走出低谷后,2010年前景看好,DRAM厂商积极扩产应对。其中台塑集团的南科、华亚科最为积极,华亚科全年资本支出更比2009年呈倍数成长。
南科、华亚科已迈入50纳米制程技术阶段,南科暂定2010年资本支出约为5.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逾45%。南科预计,在第二季度时,旗下月产能3万片的12英寸厂将全部以50纳米制程投片,第三季度所有产品都采用50纳米制程投片。
看好DDR3将成为2010年主流,南科计划逐步提升DDR3产品的比重,目标由2009年第四季度的30%-40%提
- 关键字:
Elpida 50纳米 DRAM 晶圆
- 编者点评(莫大康 SEMI China顾问):国际上有许多市场分析公司与机构,如 Gartner,iSuppli,IC Insight,Semico,VLSI及SEMI,SIA,WSTS等。为什么它们的预测值不同,有时差异还不小。据编者的看法任何预测都有三类,即乐观、中等和悲观。另外,由于每个市场分析公司其数据来源及分析的范围各不同,所以数据不一样是正常的。那该如何来观察与判断呢?通常要找品牌,即有些公司的数据相对可靠(经验值),如半导体数据是WSTS,SIA,Gartner,iSuppli,而设备材
- 关键字:
IC NAND DRAM
- 创新仍然是个热门话题,且已成为繁荣经济体的精髓。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将在今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出一系列创新产品,横跨数字家庭、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基于恩智浦提供的一流半导体技术,公司致力于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价格合理的智能技术体验——从3D电视、影院式家用投影屏、音质出众的车载音箱系统,到品质卓越的高效PC音箱解决方案、游戏应用LED驱动器,还有节能型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
电视及机顶盒领域的创新
3DTV必将成为家庭
- 关键字:
NXP 3D 汽车电子 CES
- 一度缺席全球DRAM产业50纳米制程大战的尔必达(Elpida),随著美光(Micron)2010年加入50纳米制程,尔必达状况更显得困窘,在经过近1年卧薪尝胆后,尔必达2010年开春终于宣布,40纳米6F2制程技术已于广岛厂顺利完成试产,良率水平优于预期,确定2010年可一举进入40纳米世代,子公司瑞晶更宣示只要花新台币120亿元,就可将旗下8万片12寸晶圆厂全数转到40纳米制程,与美光及南亚科、华亚科阵营对战烟硝味浓厚。
DRAM产业在50纳米制程是重要分水岭,除技术难度外,1台动辄逾新台币
- 关键字:
Elpida DRAM 50纳米
-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还有几天就要开幕,它将于当地时间1月5日即周二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Las Vegas)非正式开始后于1月7日正式开幕。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在开发的一些新技术,预计将在今年的这次展会上推出。以下是我们从中捕捉到的的六大科技发展趋势,不妨提供给大家先睹为快。
1、小型便携式电脑走向细分
随着英特尔Atom N450芯片的宣布,上网本正设法朝着成为不如低性能的小尺寸便携式电脑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预计所有主要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将推出配置超
- 关键字:
CES 消费电子 智能本 3D
-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周三宣布,并未发现NAND快闪记忆芯片制造商在韩国或其它地区有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也宣告终止近3年来对该产业的反垄断调查。
反垄断监管单位声明,针对计算机记忆芯片产业 (包括DRAM芯片、DRAM芯片等) 相关的价格操纵调查已经全部结束。
2007年1月,FTC宣布将针对NAND快闪记忆芯片制造商进行反垄断调查,侦查是否有操纵价格的事实,之后已针对全球4家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家位于韩国,另外2家分别在美国和日本,但FTC并未公布详细的企业名单。
韩国快闪记
- 关键字:
Hynix DRAM DRAM
- 据外电报导,众所瞩目的 3D 电影阿凡达 (Avatar) ,在北美元旦假期中,创下单日 2,500 万美元的亮眼票房,稳坐票房第 1 的宝座;其上映以来已累积达 3.08 亿美元的票房记录,可望取代铁达尼号 (Titanic) ,成为史上最卖座电影。
回顾 2009 年, 3D 电影风起云涌,不仅成为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的秘密武器,随着多部 3D 热门电影上映,也带领业界进入视觉影像的革命世代。
阿凡达导演詹姆士科麦隆 (James Cameron) 大胆地将 2009 年称为「 3D 元
- 关键字:
3D Blu-ray
- 华亚科办理6.4亿股的现金增资,南亚科和美光(Micron)等大股东按原持股比例认购现增额度,但近期传出美光向台塑集团摊牌,希望能增加认购比例,争取华亚科更多股权,惟台塑集团回决此提议,认为目前「等权共治」策略较佳。内存业者表示,在瑞晶股权落入尔必达(Elpida)手中后,华亚科主导权亦成为台、美双方角力战场,背后意义在于DRAM产能分配和潜在市占率。不过,针对美光要求提高华亚科持股一事,华亚科与南亚科均不予置评。
2009年台DRAM产业整合计划白忙1年,而茂德与海力士(Hynix)分手,亦使
- 关键字:
华亚科 DRAM DDR3
- 全球DRAM厂商自2006年纷纷投入“扩厂竞赛”以来,DRAM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阴霾就挥之不去,在这样心理预期下,DRAM价格持续性下跌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所幸,金融海啸的发生,迫使除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外的全球DRAM厂商都必须削减资本支出,停止原先扩厂计划,单就台湾各家DRAM业者为例,2008年第4季以来就有5座12吋厂、合计31万片12吋晶圆月产能的建厂计划遭到冻结或延后,茂德更为确保现金,暂时退出标准型DRAM生产行列,转而投入晶圆
- 关键字:
Samsung DRAM
- 台湾DRAM产业成也12吋晶圆厂、败也12吋晶圆厂!在金融风暴期间,台湾DRAM产业身背2,000亿元的负债,每天摇旗吶喊希望政府金援,否则整个产业面临垮台的命运,根本原因就是过去几年间,业者太容易拿到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盲目盖了太多的12吋厂,随着微软(Microsoft)的Vista换机潮成梦一场,DRAM供需失衡的问题浮出,全球金融风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1根稻草,DRAM产业从此陷入恶梦。
熬过2009年,第1个出局的,反而不是始终为人诟病没有技术扎根的台湾DRAM厂,而是奇梦达(Qimo
- 关键字:
奇梦达 DRAM 晶圆
- 随着2010年寒假及春节的临近,电子卖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销售高潮。记者在走访中关村电子卖场时了解到,步入2010年,多数型号内存价格已有小幅上涨,或已计划涨价。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从2009年中旬至今,内存价格一路上扬,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逐渐消逝,而各厂家的出货量没有迅速提高,导致部分厂家、型号的内存出现短时间缺货。
据商家预计,2010年内存价格仍会缓慢上涨,寒假销售情况被普遍看好。
据国外专业分析机构DRAMeXchange报道,受2010年PC销量看涨以及OEM
- 关键字:
奇梦达 DRAM DDR3 内存
-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周三宣布,并未发现NAND快闪记忆芯片制造商在韩国或其它地区有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也宣告终止近3年来对该产业的反垄断调查。
反垄断监管单位声明,针对计算机记忆芯片产业 (包括DRAM芯片、NAND芯片等) 相关的价格操纵调查已经全部结束。
2007年1月,FTC宣布将针对NAND快闪记忆芯片制造商进行反垄断调查,侦查是否有操纵价格的事实,之后已针对全球4家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家位于韩国,另外2家分别在美国和日本,但FTC并未公布详细的企业名单。
韩国快闪记
- 关键字:
海力士 NAND DRAM
- 2010年DRAM产业前景看好,台系DRAM厂忙著抢钱扩大产能,华亚科日前宣布办理现金增资,预计再募资超过新台币百亿元,日前已正式获得证期局的同意。华亚科预计2010年资本支出上看450亿元,与同为台塑集团的南亚科合计资本支出高达640亿元,2家DRAM厂双双展开抢钱大作战,一同转进50奈米制程世代,且同时增加DDR3新产品的出货比重,届时生产成本可持续降低。
- 关键字:
华亚科 DRAM 晶圆
- 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FTC)并未发现NAND Flash存储器大厂有任何操控价格的证据,将结束为期将近3年的调查。此外,韩国FTC表示,至目前为止所有和存储器市场相关的操控价格调查皆已完成,包括DRAM、SRAM及NAND Flash市场。
韩国FTC自2007年1月开始调查存储器产业是否存在操控价格的不法行为,并调查4家全球存储器大厂,包括两家韩国厂商、1家日本及1家美国厂商,然FTC并未透露遭调查的厂商名称。
存储器产业近年来遭数个国家调查是否存在柯断,近期
- 关键字:
Samsung DRAM 存储器芯片 NAND
- 2010年DRAM产业前景看好,台系DRAM厂忙著抢钱扩大产能,华亚科日前宣布办理现金增资,预计再募资超过新台币百亿元,日前已正式获得证期局的同意。华亚科预计2010年资本支出上看450亿元,与同为台塑集团的南亚科合计资本支出高达640亿元,2家DRAM厂双双展开抢钱大作战,一同转进50奈米制程世代,且同时增加DDR3新产品的出货比重,届时生产成本可持续降低。
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洗礼,全球DRAM厂从破产边缘逐渐爬起,也使得各厂都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扩产和进行制程微缩,配合终端需求有Windo
- 关键字:
华亚科 DRAM DDR3
3d dra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3d dra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3d dra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3d dra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