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消息,工信部近日通报2022年千兆城市建设情况。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总结评估工作,约占所有地级市的三分之一。其中,2021年度建成29个千兆城市,2022年度建成81个千兆城市。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成41个千兆城市,中部地区建成29个千兆城市,西部地区建成40个千兆城市。过去一年,按照《“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工信部开展了千兆城市建设行动,大力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1
关键字:
工信部 千兆城市 5G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根据一份新的调查报告,尽管对中国厂商参与关键基础设施的担忧日益增加,但德国在 5G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RAN)方面对华为的依赖甚至超过了其 4G 网络。据环球时报报道,该调查报告来自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电信咨询公司斯特兰德咨询(Strand Consult),此次调查涉及 31 个欧洲国家的 102 家移动网络运营商,旨在了解其 5G 网络中中国和非中国供应商的份额,是关于“网络安全和中国”的系列报告之一。调查结果显示,31 个国家中有 8 个国家,超过 50
关键字:
德国 华为 5G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在今天召开的“2022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中国联通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成效显著。据介绍,中国联通目前已拥有 117 万个 5G 基站,占到全球 30% 左右。据称,中国联通已携手中国电信累计开通 5G 共享基站 100 万站,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 5G 网络连续覆盖。除 5G 外,双方还在 4G 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累计开通 4G 共享基站 110 万站,累计为国家节省投资超过 2700 亿元,节约运营成本每年超过
关键字:
中国联通 通信 5G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全国共有 110 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总结评估工作,约占所有地级市的三分之一。其中,2021 年度建成 29 个千兆城市,2022 年度建成 81 个千兆城市。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建成 41 个千兆城市,中部地区建成 29 个千兆城市,西部地区建成 40 个千兆城市。据介绍,目前我国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超过 100%,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光网全覆盖。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我国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
关键字:
通信 5G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些中国芯片公司开始寻求采用日益复杂的开源芯片RISC-V,以取代ARM的设计。但国内业界还有待进一步采取有效对策,以实现技术及产业等发展突围。
关键字:
中国 封装 芯片 chiplet
在为您的 5G 设备应用选择模块时,需要考虑以下六个关键因素,包括预认证。根据 Omdia 和 TeleGeography 的数据,到 2021 年底,全球 5G 连接数和 220 个商业网络有望超过 5.4 亿个。这些数字对于工程师、系统设计师和其他负责将蜂窝连接添加到他们的设备和工作流程的人意味着什么?一个要点是数量驱动的好处。设备和网络越多,5G 降低成本曲线的速度就越快。这使得 5G 对于物联网和消费电子产品等价格敏感的应用越来越可行。这种趋势似乎是开始使用 5G 而不是 4G 的明确信号。在很大
关键字:
5G
是德科技公司与信曜科技(Synergy Design Technology) 扩大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5G O-RAN以及虚拟化RAN基础设施的研发。通过此次合作,信曜科技选用是德科技终端用户设备仿真(UEE)解决方案来验证RAN的性能。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是德科技与信曜科技合作推进5G ORAN开发随着移动网络生态系统的日益复杂和 RAN 技术的演进,基础设施供应商需要精准高效的网络性能测试解决方案,以确保涵盖所有接口的功能。而终端用户设备仿真(UE
关键字:
是德 信曜 5G O-RAN
在国内,5G已经商业化许久,很多手机用户都用上了5G服务,感受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而在印度,5G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一些运营商目前正努力将5G服务覆盖到更多地区。据CNMO了解,印度第二大电信运营商Airtel在勒克瑙部分地区推出了5G Plus服务,并计划很快扩大覆盖范围。据媒体报道,继在12个城市推出5G服务后,Airtel又在北方邦勒克瑙推出了5G Plus服务。但是,该公司并未提高计划价格,这意味着勒克瑙的用户可以以4G套餐的价格获得5G服务。此外,该电信运营商将在第13个城市部署其5G非独立
关键字:
5G 印度 智能手机
尽管5G在印度尚未普及,但该国的早期使用者已经从5G技术中受益匪浅。据总部位于英国的分析公司Opensignal称,5G在印度的可用性已经显着增强了用户的移动体验。该报告还强调,10月份印度的5G下载速度比4G快16.5倍。报告称,在印度,5G用户的平均移动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42.1Mbps,比4G的14.7Mbps快了16.5倍,令人震惊。从4G到5G的峰值下载速度的增长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印度5G最高下载速度为690.6Mbps,是4G峰值下载速度的11.6倍。与4G服务相比,5G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平均
关键字:
印度 5G
“在即将举行的NIO Day 2022上,公司将发布两款新车,一款是完全迭代到NT2.0平台的ES8,一款是全新车型。”12月12日,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透露。蔚来官网显示,蔚来在售车型共有6款,分别为基于第一代技术平台打造的三款车型ES8、ES6、EC6(以下简称“866”)以及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打造的三款全新车型ET7、ES7、ET5。秦力洪把蔚来旗下产品的迭代形容为“开赛车过弯”。“随着866升级到NT2.0平台,预示着蔚来即将驶出弯道。”秦力洪称,在接下来半年左右的时间,蔚来将完成
关键字:
蔚来 电池 芯片 新能源车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正在推进4nm和3nm制程工艺量产。英特尔副总裁、技术开发主管Ann Kelleher在旧金山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英特尔正在实现为公司重夺半导体制造业领先地位而制定的所有目标。同时,Kelleher表示英特尔目前在大规模生产7nm芯片的同时,还做好了生产4nm芯片的准备,并将在2023年下半年准备生产3nm芯片。7nm制程工艺大规模量产,4nm制程工艺准备开始量产,明年下半年准备转向3nm制程工艺,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先进制程工艺的量产时间上,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这两大代工商的差距在缩小
关键字:
英特尔 4nm 芯片 IDM
12 月 11 日消息,三星电子 Foundry 代工部门高级研究员朴炳宰本周四在“2022 年半导体 EUV 全球生态系统会议”上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到 2026 年,全球 3 纳米工艺节点代工市场将达到 242 亿美元规模,较今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将超 20 倍。目前,三星电子是唯一一家宣布成功量产 3 纳米芯片的公司,随着三星电子、台积电、英特尔等半导体大厂开始引进 EUV 设备,工艺技术不断发展,预计 3 纳米工艺将成为关键竞争节点。根据 Gartner 数据,截至今年年底,在晶圆代工市场中占据
关键字:
三星 3nm 代工 芯片
今天,华为和OPPO共同宣布,双方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OPPO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华为达成一揽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实力的认可和尊重,是双赢的结果。我们将一如既往倡导建立长期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主张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许可,互相尊重专利价值。”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视频等多个高价值专利包。华为很高兴与OPPO达成
关键字:
华为 5G OPPO
IT之家 12 月 7 日消息,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消息,近日,由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主导制定的两项半导体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也是我国在微波集成电路领域首次提出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据介绍,两项标准瞄准 5G 通信、电子测量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微波集成电路,规定了衰减器、限幅器的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为规范产品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价提供标准支撑,对现有微波器件标准体系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实力。近年来,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主导制定发布四项国际标准,有力提升
关键字:
中国电科 5G 电子测量
本周,Intel在IEDM大会期间,公布了新的制程工艺路线图。内容显示Intel 4/3/20A均按部就班推进,且18A(相当于友商1.8nm)更是提前到了2024下半年准备投产。据悉,Intel 4相当于友商4nm,也就是Intel此前口径中的7nm,它会导入先进的EUV光刻技术,并在14代酷睿Meteor Lake上首发。Meteor Lake(流星湖)也会是Intel第一款采用多芯片混合封装技术的处理器,GPU核显单元预计将由台积电3nm/5nm代工。活动上,Inte副总裁、技术开发总经理Ann K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制程 酷睿
骁龙 888 5g 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骁龙 888 5g 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骁龙 888 5g 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骁龙 888 5g 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