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设计应用 > 基于ARM的脉象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的脉象仪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朱小远,余永权,王红 时间:2008-08-21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收藏

  4.1 嵌入式的构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87225.htm

  将嵌入式系统移植到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大致需要完成建立叉编译环境,配置编译内核,制作根文件系统,下载和调试内核四部分的工作。

  4.2  A/D驱动程序的设计

  在uClinux系统下,驱动程序可以看成uClinux内核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驱动程序向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实现上的细节。可以使用和操作文件中相同的系统调用接口函数来完成对硬件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以及I/O控制操作。

  本系统中的A/D驱动程序主要结构包括:

  (1)数据类型定义文件

  #define U32  unsigned int

  #define U16  unsigned short

  #define S32  int

  #define S16  short int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define S8   char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ERROR      0

  (2)启动A/D转换文件

  void INT_ADC_Enable(int flag)

  {

       int temp;//定义临时变量

       if(flag == FALSE)

       {

              temp = rINTSUBMSK;

              temp |=(1<<10);

              rINTSUBMSK = temp;

              temp = rINTMSK;

              temp |=0x80000000;

              rINTMSK = temp;

       }

       else

       {

              temp = rINTSUBMSK;

              temp = 0x5ff;

              rINTSUBMSK = temp;

              temp = rINTMSK;

              temp &= ~(0x80000000) ;

              rINTMSK = temp;

       }

  }

  (3)主程序文件

  #include "2410addr.h"//调用地址头文件

  #include "def.h"//调用数据类型头文件

  main()

  {

  clrsrc();//刷新操作

  INT_ADC_Enable(int flag);//启动A/D转换

  … …

  }

  4.3 应用程序的设计

  应用程序是实现系统所需功能的核心部分,主要是A/D采样分析。该部分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脉象模拟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并根据脉象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进行分析脉象图的结构。

  5 结束语

  本文作者创新点是,与传统的中医相比,基于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电路简洁可靠和扩展性好等优点。嵌入式uClinux的引入保证了系统稳定和运行的可靠。技术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机的融为一体,它使测试设备简单化,软件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技术应用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怀武.基于ARM处理器的仪器网络化应用与研究.浙江大学,2005.

  [2] 王金友.基于ARM 的无水箱电热水器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 22(7): 145-147.

  [3] 张良春,何勇.基于ARM 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06, 22(7): 151-153.

  [4] 杜春雷编著.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马忠梅.ARM 嵌入式处理器结构与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6] Furber S. ARM System-On-Chip Architecture.Second Edition by Steve Furber.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