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状告英特尔 媒体客户也成英特尔准共犯
——
据港台媒体报道,在酝酿多年之后,AMD终于对英特尔(Intel)发动大规模的反托拉斯诉讼攻势,有趣的是,这出大戏登场后,媒体与业界除了关注AMD与英特尔之间的恩怨情仇外,也出现了不少检视AMD立场及动机的信息。
此外,近日美国德拉瓦州联邦法院同意AMD要求,将以传唤方式要求举证内容中提及的数十家PC客户保全证据,而部份日本媒体也被AMD列为被告名单之中,AMD不计代价要揪出英特尔违法事证的决心十足,但这种硬将客户与媒体推上火线的作法,绝对不是个明智之举!
PC厂商对卷入火线中避之唯恐不及
事实上,早在AMD控告英特尔之初,许多媒体便不太看好此举能够带来的实质效益,毕竟此类案件举证不易,若从在当中扮演关键举证角色的PC厂商角度来看,为了不得罪英特尔与AMD任何一方,对此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绝对没人乐意站上火线,扮演‘污点证人’。因此,当AMD的控状中提及英特尔前任执行官贝瑞特向宏碁(2353)施压一事后,宏碁前任董事长施振荣便连忙否认。
不过,AMD似乎并不气馁,目前正与32个系统商与销售商联系,AMD宣称包括Best Buy、SONY、升阳、宏碁、Circuit City、捷威、联想、NEC-CI、Rackable与Tech Data等厂商,已表示同意配合AMD,仅东芝表示拒绝,而不同意合作者,AMD也将通过法院传唤手段,要求客户交出证据。而就连与英特尔关系最为紧密的戴尔(Dell)董事长Michael Dell及执行官Kevin Rollins,也可能出现在传唤名单之中。
然而AMD的作法,显然低估了客户力求‘置身事外’的决心,据本报向宏碁发言窗口进行查证,宏碁仍然表示,对于此事将保持中立立场,并不打算对外发表任何评论。
媒体也成英特尔‘共犯’?
更有甚者,媒体似乎也成为AMD眼中的英特尔共犯,AMD日本分公司在召开记者会指控英特尔总总劣行时,暗指部份技术媒体评测产品过程窜改数据,明显偏袒英特尔迹象,惹得相关媒体Impress集团旗下的PC Watch,忍不住跳出来自清一番,大呼冤枉以保清誉。这种作法不禁令人怀疑,在AMD心中,采用英特尔产品的客户究竟是证人还是共犯?
尽管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的垄断程度还略逊于微软,不过英特尔长期把持PC芯片市场,AMD控告英特尔违反反托拉斯法案,并不会令太多人感到讶异。但是AMD这种四处点火,让客户与媒体雨露均沾,和英特尔同享诉讼过程之苦的作法,恐怕在诉讼案尚未判决胜负前,就产生严重的反效果,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质疑。
AMD四处状告英特尔用意何在?
不少人对于AMD在这个时间点,分别在欧盟、日本以及美国各点一把火状告英特尔违反公平交易原则以及相关法案,背后的实质意义感到好奇。这一点,从AMD市场占有率率的提升速度,一直赶不上技术推进脚步,应可略窥一二。
事出必有因,AMD大动作绝非无的放矢,一般认为,AMD除了市场占有率率迟迟没有起色外,英特尔65纳米价格杀手以及Merom核心即将在2006年兵临城下,将使得AMDK8核心之后的后续产品面临严重竞争压力,应是不顾一切使出险招的主因之一。
严格来说,在AMD现任执行官Hector Ruiz上任后,AMD营运情况的确有所改善,在Athlon64的64位架构整整领先英特尔1年以上时间后,AMD又率先在2004年下半动态展示双核心Opteron处理器,逼使英特尔不得不紧急调整产品蓝图,提早让不甚成熟的双核心产品进入市场,从技术角度来看,AMD接连领先的态势,一时俨然成为PC芯片先锋角色。
尽管技术一路领先,但AMD在全球处理器市场占有率始终仍在16%上下游走,几乎面临原地踏步的窘境,相比于2000年的20%水准还要更差,AMD高层对于技术领先感到自满,想当然尔认为是英特尔以不正当手段垄断市场,阻碍了AMD的增长。
从某种角度来看,AMD对英特尔的指控事出有因,但并不全然都言之有理,首先,AMD因英特尔垄断市场为由,在日本向英特尔具体求偿5,500万美元,就商业竞争角度来看,要完全成立的理由并不充分,毕竟,NEC、富士通、东芝、SONY等日本PC厂商即使不采用英特尔处理器,也未必完全改用AMD产品,至少,在全美达(Transmeta)尚未因财务问题退出CPU市场以前,也是许多笔记本电脑厂商的重要选项之一。
其次,AMD以英特尔垄断市场为由,认为消费者因此多付了不应该付的钱,恐怕也不完全符合事实。英特尔获利能力一级棒,的确是事实,但以AMD近2年在处理器市场的发展策略来看,64位处理器气势如虹,也带动了AMDCPU的平均单价(ASP)逐步上扬,以往总与英特尔维持一定价差的同级AMD处理器产品,一度报价甚至还高于英特尔,在商言商无可厚非,但恐怕没人真的相信,AMD市场占有率率提升后,CPU产品报价就会明显下滑。
AMD宣称具有领先优势的K8核心上市2年多以来,尚且未能替AMD提振市场占有率率,展望后续产品,至今AMD尚无揭露任何具体消息,反倒是英特尔借助65纳米制程以及新CPU核心的省电优势,即使产品尚未出炉,便已获得客户背书,近期原本与英特尔老死不相往来的苹果(Apple),决定在2006年初开始导入使用英特尔处理器,主要考虑之一便是认为英特尔在未来多核心处理器的耗电问题具有优势,相比于现有的CPU供应商IBM更能确保足够的芯片供应能力。
一直以来,PC业界流传一种说法,就是AMD最大的敌人除了英特尔外,恐怕还是自己。AMD在指控英特尔违反公平竞争,揭露英特尔独霸市场的种种内幕外,更应赶紧提出具有说服力的产品蓝图以及策略,可能更有助于即早打破英特尔独霸的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