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市场分析 > 手机产业死亡榜:看小米华为脚下的累累尸骨

手机产业死亡榜:看小米华为脚下的累累尸骨

作者: 时间:2015-11-16 来源:i黑马网 收藏
编者按: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京东虽然又卖出了创纪录的手机销量,但2015年中国的手机产业并不好过,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本已产能严重过剩的手机供应链进入市场清洗阶段,大批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纷纷宣告倒闭。

  虽有消息称福昌所欠巨额债务有公司股东转移资产之嫌,但福昌被中兴快速抛弃的原因是福昌本身技术能力的落后。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2843.htm

  福昌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手机塑料外壳。但随着近两年金属机身逐渐替代塑料外壳成为手机产品的主要设计材料,福昌一直满足于加工生产被市场抛弃的塑料外壳而没有转型的行为无异于主动远离市场。

  在上市公司怡亚通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云秀看来,福昌的倒闭是应该的。“(福昌生产线的)模具不是它的,模具是的。…它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而且的帐期比供应商的帐期要长,那么它的资金链就要断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核心技术,没有话语权,这种公司严格来说都不应该叫电子公司。”

  如福昌一样主要生产手机塑胶外壳的两家公司东莞京驰塑胶科技和深圳鸿楷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先后在10月拖欠供应商货款大笔后倒闭。在手机设计进入金属外壳为主流的阶段后,依然抱持原有的客户和订单,从而面临客户流失和订单量减少的困境,是这类技术产品落后于市场而被淘汰企业的通病。

  【案例二】领信光电:扩张之后的小企业被大市场拖垮

  何谦在10月21日凌晨四点接到经理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老板跑路了。而就在4小时以前,他还在盯着仓库出货。等他和其他同事赶到位于深圳宝安区固戍南昌第一工业区的生产车间时,大门紧闭,上面贴着一份对员工和债权人的歇业清算通告。

  通告上写着:“由于市场不景气,2015年以来,深圳市领信光电有限公司股东竭尽全力、借资垫付数百万元,仍无法保证公司正常运作,公司生产经营已经发生严重困难,目前公司私人借款已经超过600万元,拖欠供应商货款超过1600万元,拖欠工人工资已超过250万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现公司正式宣布歇业清算。”

  领信光电2009年成立,是生产手机用触摸屏的企业。公司倒闭时员工将近250人,分为TP触摸屏和全贴合触摸屏两个事业部,客户主要为优购、波导等智能手机市场里的小品牌手机厂商。

  在领信光电的官网上有一栏写着这家公司老板黄良镖为领信设立的十年发展规划。领信光电的起步阶段是在2009年至2011年间“专注电阻触屏研发、生产……在市场上立足”;2012年至2015年的定位发展阶段要“低成本高质量扩张……做大企业规模、做强市场和管理”;未来5年领信的目标是“推动公司上市”。

  领信光电的起步阶段是顺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起步时间的。顺着这波大潮,领信光电的公司规模从2009年3月份到2015年翻了70倍。但在发展阶段的最后3个月,领信光电没有如设想中“做大企业规模、做大市场和管理”,而是死了。

  原因就是扩张。

  根据领信光电业务经理陈国衍的介绍,领信光电经历过两次大的扩张。第一次扩张是在2011至2012年间,领信光电扩张到触摸屏制作的前端,缩短了供应链。这次扩张使领信光电在那两年的年利润达到了1千万。

  第二次扩张在2013年至2014年,领信光电转换产品从TP到全贴合,投入1000万增加了设备、员工和厂房。但这次扩张并没有带来利润。全贴合事业部负责人王江(化名)向i黑马介绍,全贴合生产线以前是领信光电没有做过的,在2014年刚开始做的时候生产细节与工艺对接不上,却大量接单。结果是当时的订单量很大,最后却因经营不善变为了亏损。



关键词: 小米 华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