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业界动态 > 那个想挑战Intel的中国芯片公司 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那个想挑战Intel的中国芯片公司 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作者: 时间:2015-10-19 来源:cnbeta 收藏
编者按:随着天河2号成为全球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国防科大和飞腾CPU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飞腾的成功给了ARM阵营信心,ARM指令集是否能开发出高性能产品。

  四、飞腾(ARM)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1492.htm

  自2012年开始,飞腾选择加入ARM阵营,虽然在发展权上会受制于ARM,还要花费不菲的ARM指令集授权费,但也有可以兼容AA体系的软件生态上的优势。

  目前,飞腾(ARM)有"火星"和"地球"2款产品。

  "地球"是一款4核CPU,微结构是国防科大自主研发的"小米",是一款桌面CPU。"火星"的微结构也是"小米","火星"拥有64核心,主频达2G,制程工艺28nm,功耗120W,理论浮点计算能力是512G,拥有32M二级缓存、128M三级缓存和16通道内存,205G/s理论内存带宽。芯片上还有32个PCIe 3.0通道。


那个想挑战Intel的中国芯片公司 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虽然"火星"单核性能较弱,但依靠核心数量优势,在Spec 2006跑分中,多核整数分数达672,浮点分数585,足以和Xeon E5-2699v3相媲美。


那个想挑战Intel的中国芯片公司 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当然,目前的"小米"还无法与的ivy、haswel相比,即使和龙芯GS464E也有一定差距。但在ARM阵营中,根据Spec 2006测试成绩,单核性能是强于ARM的A57的。在功耗方面和高通810做参照的话,28nm制程,2G主频功耗仅仅2W不到,显然比同样2G主频,20nm的A57功耗要小不少。

  因此,"小米"显然是一个优于ARM公版设计的微结构。

  国防科大虽然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但公关营销、市场推广能力远不能和海思、展讯相提并论。想要在ARM阵营立足,10%-20%的性能优势没有太多意义,市场营销能力强弱、芯片搭载平台稳定性和平台的数量等因素才是关键。毕竟,用ARM公版微结构照样能在市场上大卖。

  国防科大真要想将自主研发的微结构推广出去,亲自上阵卖芯片显然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正途是和展讯、海思等购买ARM微结构的IC设计公司加强合作,向展讯、海思推销国防科大研发的IP核,使其能集成到展讯、海思的SOC中去。

  五、GPU

  国内做GPU的有两家公司,一家是兆芯,技术源自被VIA收购的美国S3公司;另一家是和国防科大有很深渊源的景嘉微电子(当然,十有八九是国防科大的马甲)。

  景嘉微电子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防科大有很深的渊源。公司位于长沙,公司的三位创始人都毕业于国防科大,而且最初的一批骨干成员也大多来自国防科大。目前有员工300余人,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3项,其中已授权专利33项。产品涵盖芯片设计、板卡、整机和小型系统等,神舟飞船、军用战机等都曾搭载有景嘉微的产品。

  2014年,景嘉微年产值超过2亿元,净利润达7600余万元,目前最好的产品是JM5400。虽然性能有限,但性能参数和已公开的资料怎么看都像军用GPU。

  军用GPU更看重稳定性和可靠性,性能较弱。因此,就不多介绍了。

  下图为景嘉微的发展计划。一般这样的小公司三年以后的计划基本可以无视,但景嘉微的背景使本人对它多了几分期待。另外,景嘉微和龙芯是合作伙伴,5年后,没准市场上会出现龙芯CPU或飞腾CPU+景嘉微GPU的组合。


那个想挑战Intel的中国芯片公司 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关键词: Intel 超级计算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