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中国5G或成为世界标准 民资宽带企业受困“三座大山”

中国5G或成为世界标准 民资宽带企业受困“三座大山”

作者: 时间:2015-07-28 来源:人民网 收藏

  民营接入试点获批加速,或助推“提速降费”,但仍有“三座大山”待翻越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7908.htm

  6月,苏宁云商、网宿科技等民企获批接入试点资格。7月,国家加速推进向民营资本开放,浙江、重庆、福建、湖北等省份多家民企获得宽带试点接入资格。据工信部7月22日新闻发布会消息,全国已经有23家民企拿到宽带接入市场试点批文。大批民营新势力的加入昭示着我国长期被运营商垄断的格局被打破。

  截至7月26日,民企获批宽带牌照相关新闻达863篇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通信信息报》、光明网、凤凰网等逾百家媒体参与报道或转载,内容多为事实性的报道。对于民资进入宽带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民营企业开展宽带接入业务有助于打破三大运营商的垄断,将助推此前热议的宽带“提速降费”进程。但有媒体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以及宽带价格“三座大山”是最大阻碍,短期内不会出现“价格战”,原因有三:首先,由于多数民营企业目前还没有网络资源,重建网络周期较长且耗资巨大;其次,由于部分小区签署“排他协议”被某一运营商垄断,竞争对手很难进入,这对民资宽带企业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再次,类似于移动转售业务,如果民企租用运营商的网络,定价权仍掌握在运营商手上,而民营宽带企业在谈价格时处于劣势,并且随着“提速降费”的加速推进,宽带月租费的利润空间也将持续被压缩,民营企业若想只靠打“价格战”在宽带市场站稳脚跟会很吃力。网民对民营企业进入宽带市场的期待集中于“提网速、降网费”的实际意义上。

  当前宽带提速也受困于“最后一公里”难题:运营商耗费巨资铺设光纤网络,却被小区要求缴纳巨额进场费,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监管角色长期缺位,二是行业法律的缺失,加强多部门的协同监管和完善相关立法是当务之急。有专业人士指出,民企接入“最后一公里”是激活市场竞争的一个突破口,民营企业的机制更加灵活,可通过内容创新或提供增值服务补贴宽带月租费用,甚至可能实现宽带“免费”。如鹏博士集团,未来将打通移动转售、宽带服务以及现有的大麦电视、大麦盒子、路由器等环节,打造“智能生活”,向融合业务发展,推动宽带商业模式的变革,有利于其未来在宽带市场同质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宽带市场目前尚未饱和,发展空间较为可观,因此,民资急切期待加入“分一杯羹”。据媒体报道,自2015年3月以来,数百家民企提交了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申请,涉及房地产开发商、互联网公司、宽带网络支撑服务商、虚拟运营商、智能家居企业、内容应用开发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为宽带市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宽带网络将为“互联网+”战略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速降费”仍是当下民众的期待,国家总理李克强和相关部门对宽带“提速降费”也较为重视,而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业务试点民营企业的数量离2015年底超过100家的目标差距还较大,预计下半年批复民企试点的进程会加速。开放民资已经为曾经封闭的市场带来了“鲶鱼”,民资企业将在未来宽带市场的业务及商业模式展现更多的创新潜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5G 宽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