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之高通:罪与罚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845.htm在最近一次发改委的内部沟通会上,政府已对高通反垄断案的处罚形成初步意见,处罚内容将涉及罚金、专利费调整、取消专利反授权三部分。
垄断流氓
2013年11月份,发改委启动了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
2014年4月到12月,高通CEO连续七次到发改委交换意见并接受询问。
一个在业内流传的真实笑话,某运营商高管在一个场合遇到高通全球CEO,对他提意见说,我觉得你们收专利费用的方式很不合理。将来汽车里面都需要有通信模块实现车联网,如果宝马车里面也用你高通芯片的话,我是不是就得把整个宝马售价的5%作为专利费交给你?
高通全球CEO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理论上是这样的。
高通案是支配企业涉嫌滥用知识产权,通过价格手段剥削客户和消费者,排斥竞争、加强支配地位、实现高价的典型。
高通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两部分:专利授权和手机基带芯片(负责无线通信功能的核心芯片)出售。
数据显示,手机应用基带芯片(负责无线通信功能的核心芯片)一年的全球产值在160亿美元至190亿美元之间,高通就占据了其中50%以上的份额。
一部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假设价格为2000元,手机厂商首先要交给高通芯片专利费,以及芯片的产品价格,通常约为140元,之后再交整机的5%,即100元,累计缴纳240元。更荒唐的是,手机厂商的营销费用、人工费、利润也要交“高通税”。
而这些生产商不得不接受这种现状。因为,“如果有谁敢挑战它,可能被停止供货,停止合作了,或者其他方式搞你,没有人能承受得起”。
从本质上来说,高通就是一个流氓兔。是一个典型的靠专利权收许可费来盈利的公司。高通,你到底还能牛逼多久。
定罪高通
“高通是希望不罚,发改委坚持必罚,后来高通感觉不罚已经不可能了,只好就如何进行处罚交换意见。”
经过之前多轮的交流谈判后,决定将高通专利收费模式改为按芯片模组计费,取消整机计费,同时取消高通的专利反授权,这样累计缴纳费用相比之前减少了近60%的费用。而上述调整仅限中国市场,最终能否通过要等待国务院的审批。
高通反垄断调查已满一年,调查结果已经完成,具体结果近期将向外公布。高通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垄断流氓,终于迎来了它在中国的第一个春天。有手机厂商透露,欧盟也开始重启对高通的调查,他们正在配合这场调查。
利好国产厂商
专利反授权的取消,对于专利储备具有优势的中兴、华为等手机厂商将带来更多收益,缺乏专利的手机厂商则有了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但同样会面临着竞争对手的专利施压。
专利反授权的取消,意味着没有核心专利的手机厂商失去了高通的“保护伞”,其未来对芯片商的选择会更加多样化;这对于像展讯、联发科、华为海思这样的国产芯片商是利好机会。
与此同时,为弥补损失的利润,高通短期内虽不会提升芯片价格,但经过一段适应时间后必会调价,而这时国产芯片商综合性价比的优势自然显露出来。
当年轻的中国厂商,遇上手机芯片巨头,这种博弈便“刀刀见血”。笔者只想说高通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卖芯的。加油展讯、联发科、华为海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