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图书馆安全认证协议设计
1、Tag读写器向Tag发送Query认证请求;
2、如果bit值为0,Tag将标签ID、图书名、书架号发送给Tag读写器:
3、Tag读写器将标签ID、图书名、书架号发送给后台数据库;
4、后台数据库根据标签lD 查找图书的条形码barcode ID,并把该barcode ID发送给Tag读写器;
5、Tag读写器把该barcode ID发送给Tag。Tag判断该barcode ID和自身存储的barcode ID,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设置bit值为1,表示该图书已外借。
4.3 自动还书
自动还书的过程中,除了文献管理系统需要办理还书操作以外,还要驱动标签设置bit的值为0。这是具有高威胁性的过程,需要实现读写器和标签的相互鉴别并且需要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止重要私密信息泄露和标签克隆。协议执行过程如图4所示。
执行步骤说明如下:
1、Tag读写器向Tag发送Query认证请求;
2、如果bit值为1,Tag产生一个伪随机数rT,将Hash(ID、k、rT)和rT 发送给Tag读写器,其中ID为Tag标示,k为RFID系统公共密钥
3、Tag读写器将Hash(ID、k、rT)、k和rT发送给后台数据库。后台数据库查找是否存在一个lD、(数据库中存储有所有Tag的ID)使得Hash(ID、k、rT)= Hash(ID、k、rT)成立。如果有,则可鉴别该Tag是合法标签,并根据该ID查找图书的条形码barcode ID。如果没有,则返回给Tag读写器认证失败信息。
4、后台数据库把该barcode ID发送给Tag读写器:
5、Tag读写器产生一个伪随机数rR,把Hash(barcode ID、rR),rR发送给Tag。Tag根据自己存储的图书条形码barcode ID、计算Hash(barc0de lD、rR),并比较Hash(barc0de ID、rR)=Hash(barcodeID、rP0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可鉴别该Tag读写器是合法读写器,并设置bit=0,否则认证失败。
5 协议安全性能分析
本文第3部分讨论了图书馆RFID系统的安全需要及对安全协议的要求,下面将围绕保密性能和鉴别性能来分析PA-Lock协议的安全性及性能。
保密指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由于RFID系统借助无线信号广播,这为偷听者提供了便利,所以为了保密,只能通过加密的办法避免重要的私密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