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大事需要关注…
最近,有件圈内不少人都关注的大事,就是2024 RISC-V 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并且将举办点落在了杭州——这座既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又引领着数字科技潮流的城市。杭州与RISC-V的缘分在阿里巴巴成为RISC-V的首批基金会成员开始就写好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08/462100.htmRISC-V历史并不悠久,短短十几年光阴,几句话就能说得完。2010年,加州伯克利的David Patterson教授与其学生团队准备做一个CPU,但是Intel和ARM高昂的授权费用让他们下决心自己做一套开源的指令集。于是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后来就有了RISC-V。RISC-V成立之初,基金会的中方成员只有阿里巴巴、华为和中科院计算所,到了2022年中,基金会19个高级会员里,中国大陆芯片企业占据12个席位。
相信只要是了解嵌入式的都知道RISC-V的重要性,作为开源的CPU指令集架构(ISA),RISC-V的崛起不仅重塑了芯片设计的格局,还为传统的x86和Arm架构二分天下的格局带来了新的冲击力。
RISC-V的崛起:从理想到现实
RISC-V的诞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挑战。在Intel x86和ARM架构长期占据市场的背景下,RISC-V以其完全开源、模块化、可扩展的特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这种“从下而上”的推动方式,迅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科研机构、初创企业乃至行业巨头的关注与参与。
从最初的学术项目到如今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正式认可的指令集标准,RISC-V的每一步都见证了开源社区的力量与智慧。它不仅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快速迭代,还推动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重新布局,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了与大厂同台竞技的机会。
中国力量的崛起与贡献
在中国,RISC-V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支持。阿里巴巴达摩院作为RISC-V国际基金会的重要成员,不仅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广,还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不断推动RISC-V在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华为、中科院计算所等企业的加入,更是为中国RISC-V生态的构建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国RISC-V产业生态迅速壮大,从芯片设计、IP核开发、软件工具链到终端应用,各个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中国芯片企业依托RISC-V架构,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前景无限可能与挑战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对低功耗、高性能、灵活可定制的处理器需求日益增长。RISC-V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成为这些新兴领域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在中国,随着“新基建”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十四五”规划的全面推进,RISC-V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市场:作为物联网的核心部件,处理器芯片的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了物联网设备的普及程度和应用范围。RISC-V的低功耗、低成本特性使其成为物联网领域的理想选择。未来,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RISC-V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边缘计算市场:随着数据量的激增和实时处理需求的增加,边缘计算成为解决数据传输延迟和带宽压力的关键技术。RISC-V的高性能、可定制性特点使其能够满足边缘计算设备对处理器性能的多样化需求。在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RISC-V将发挥重要作用。
高端应用市场:虽然目前RISC-V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RISC-V正在逐步向服务器、桌面电脑等高端领域拓展。特别是在中国,随着自主可控需求的增强和国产CPU研发力度的加大,RISC-V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RISC-V+AI迎来新生机
在深入探讨RISC-V的发展脉络与市场前景时,不得不提及一个最近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上海临港实现车路云协同,RISC-V技术完成实践验证关键一步”。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RISC-V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大突破,也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可行性和潜力。
车路云协同,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与云端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交通信息的全面感知、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这一过程中,处理器作为数据处理与决策的核心,其性能与效率至关重要。RISC-V技术凭借其低功耗、高性能、模块化设计等优势,成为了车路云协同系统中处理器芯片的理想选择。
在CPU架构的发展历史上,如果说x86架构是抓住了个人PC普及的机遇,ARM抓住了移动时代的浪潮,那么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RISC-V迎来新的发展浪潮。VENTANA产品和市场副总裁的Travis Lanier曾说,:“RISC-V方案是解决AI算力困境的最好方案。”
在去年的RISC-V欧洲峰会上也曾介绍,Meta的AI加速芯片、希姆的NPU和谷歌的下一代TPU等都采用了RISC-V指令集架构。这充分说明,RISC-V正在成为当前最具发展价值的AI算力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RISC-V免费、开源的特点使得我国有了和全球一起起跑的机遇,有利于我国突破西方限制,实现自主可控。孙凝晖院士也指出,在智能时代,我国企业在RISC-V+AI开源技术体系上应更多地成为主力贡献者,成为全球化开放共享的主导力量。
然而,RISC-V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虽然RISC-V的开源特性为其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化的难题。如何在保持开源精神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是RISC-V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RISC-V生态系统的建设仍需加强。虽然目前RISC-V生态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但在软件支持、开发工具链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最后也是最难跨越的挑战,是与Intel x86和ARM等成熟架构的竞争。这也将是RISC-V未来发展的重要考验和目前RISC-V依旧没能形成气候的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