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路解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驱动电路解析

作者: 时间:2018-08-16 来源:网络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017.htm

4、集成电路驱动电路

目前已使用多个驱动晶体管集成的集成电路,使用这种集成电路能简化驱动多个继电器的印制板的设计过程。现在我司所用驱动继电器的集成电路主要有TD62003AP。

当2003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线圈两端通电,继电器触点吸合;

当2003输入端为低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口呈高阻态,继电器线圈两端断电,继电器触点断开。

24V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继电器串联 RC 电路: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 RC 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 C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 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 C 不起作用,电阻 R 起限流作用。

二、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选择

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即继电器线圈所在的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0.86。注意所在电路的工件电压千万不能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容易烧毁。另外,有些集成电路,例如NE555电路是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电路,例如 COMS 电路输出电流小,需要加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方可驱动继电器,这就应考虑晶体管输出电流应大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1、晶体管驱动电路

当晶体管用来驱动继电器时,必须将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具体电路如下:

2 、原理简介

NPN 晶体管驱动时:当晶体管 T1基极被输入高电平时,晶体管饱和导通,集电极变为低电平,因此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 RL1吸合。当晶体管 T1基极被输入低电平时,晶体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断电,触点 RL1断开。

编辑点评:本文介绍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继电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设计要根据所用继电器线圈的吸合电压和电流而定,一定要大于继电器的吸合电流才能使继电器可靠地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