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新能源汽车崛起 从核心技术突破开始
桑德的新能源技术实践与生态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791.htm文一波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侧重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大家都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新能源汽车产业,更要求定制化、柔性化、物联网。中国其实在制造业领域有足够雄厚的基础,无论是从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制备方面都有机会进行突破,做出根本性的转变。桑德也正在向质量、创造和品牌方向努力。中国需要在技术、模式方面做出变革的实干企业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
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利好,以及桑德技术研发与生态型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桑德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逐步成为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一波指出,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先进的研发能力,桑德以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技术为重点方向,不断投入和积淀研发技术,不断促进产品迭代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前不久桑德携手长安汽车共同开发了汽车产品,并由桑德独家提供大“三电”等关键零部件,以保障定制车辆在续航里程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桑德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大小‘三电’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厂商之一。”
中国真正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一定要改变像过去传统汽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落后的面貌,一定要在“三电”领域取得突破,因此桑德在核心“三电”方面做了广深的布局。“我们正在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做一个生态链,包括锂电池平台、数据平台、多能源系统等。电池生态链平台包括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生产、电池封装、电池管理(BMS)、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利用、废电池再生等。数据平台包括电池云平台、易泊充平台、智慧能源平台等。任何物理环节都能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又会对我们的产品提升带来一定的支持。”文一波说。在这一趋势下,桑德走向了全平台的发展阶段,打造了桑德新能源生态链体系。
他介绍,桑德新能源业务以电池(桑顿新能源)为核心,协同电池管理系统(优旦科技)、电驱动系统(意谱电动)、车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智慧云行)、泊车充电(桑德无线)、储能(桑德智慧能源)、电池回收及材料再生(鸿捷回收),并携手桑德新环卫、66微货等,构成一个开放融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循环图。
与此同时,桑德积极创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模式,让运营成本更可控。文一波介绍,今年初桑德牵手长安汽车、六六顺集团,一改传统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模式,由运营商结合市场需求向车企上下游发起定制新能源汽车。

在文一波看来,包括桑德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企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奔跑的速度会很快。像桑德这样除了自身产业链完整以外,长期的基础技术沉淀,不断的技术研发努力,使其达成了快速的产品迭代。并且桑德在未来技术方面广泛、深入布局,包括材料、电池,还是电机电控技术、储能技术等。桑德自上到下对技术的重视,及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显示出对中国新能源事业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绿色金融的使命与呼吁
为了更好地支持产业发展,桑德尝试过如基金、租赁、保理、票据、ABS等金融产品。
文一波说,当前金融行业一方面面临如绿金融等机遇,一方面也面临着强监管的挑战。“未来的金融行业将发生极大的突破,传统金融面对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冲击,必须找到恰当的方案,适应界限模糊,技术介入,产品创新的要求。”
“作为一个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从业者,我感觉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更多的是体现在文件上、口头上,实际落地的并不多。”文一波说,“实际上过去有些部门对行业特点的理解和介入是不够的,导致很多传统金融手段并不适合环保和新能源领域,所以我们希望金融机构、租赁公司能够深入下去,把专业做深做透。”
另外,文一波也呼吁,行业里面规模较大的、有辐射能力的龙头企业能够形成良好的战略同盟,合作共享,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能更好地抵抗市场风险。
文一波最后总结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崛起的前夜,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桑德作为新能源全产业链的践行者,将紧抓时代脉搏,紧扣产业“命门”,充分运用绿色金融等手段,加强业界合作,助力中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