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西屋重组内幕揭秘:东芝断臂求生梦断核电能源

西屋重组内幕揭秘:东芝断臂求生梦断核电能源

作者: 时间:2017-03-31 来源:财经杂志 收藏

  十年过去,主导的新核电订单主要是中国三门、海阳以及美国Vogtle、V.C Summer四个项目的8台机组,尽管在印度、英国、东欧等地亦有布局,然而新订单落地还为时尚早。而美国项目,最终成为了的阿克琉斯之踵。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6050.htm

  在此前减记资产时,将原因归咎于对石韦公司的收购产生了巨额的商誉。事实上,当初这一收购也是迫于形势。

  西屋本来并不是核电项目的总包商,它并没有施工(construction)业务。美国项目中,西屋是与施工公司石韦组成联队成为项目的总包方。

  在项目超支之后,关于超支如何分担的问题,从2012年起,美国项目业主与总包方之间就开始了诉讼,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项目进展。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在时任西屋总裁Danny Roderick的主导下,西屋在2015年启动了对石韦公司的收购,并在收购同时与美国项目业主达成协议。

  收购之后,西屋成为项目总包方,合同变更为锁定总价的总包合同,业主也做出一定让步,分担一部分超支费用。在Vogtle项目上,业主将共额外承担大约7.6亿美元,在V.C Summer项目上,业主额外承担约4亿美元。而其余的超支风险都将由西屋承担。

  这笔收购在2015年底完成,收购价为2.24亿美元,西屋借此具备了核电项目施工业务能力,同时解决了与业主方关于超支的诉讼,西屋得以集中注意力推动项目进展。

  只是这笔收购并没有如预想缓解超支超期的问题。社长纲川智在2月1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本来预计收购之后可以提高30%的工作效率,然而没有实现。此前掌握设计、工程、采购经验的西屋,对于施工公司的管理,没有达到预期。

  收购价也引起质疑。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在收购中,收购价格如果高于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其差额将被记为商誉(goodwill),并且需要在收购完成一年内对其再度确认。收购完成后,2016年1月,曾预计商誉为8700万美元。

  不过到了2016年底,东芝大幅上调商誉总额,预计达到数十亿美元,2月14日,东芝宣布预计减记的核电业务商誉资产总额为7125亿日元。

  这笔巨额的商誉资产本质是AP1000超期带来的额外成本。目前,东芝仍在针对这起收购进行调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西屋 东芝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