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麒麟/松果的重重包围之下 联发科如何度过2017
近日,据供应链相关人士透露,高通将在今年动用价格策略,准备从联发科手里抢下10%的订单。再加上高通和魅族在去年达成授权协议,中移动补贴政策影响,小米松果的横空出世。本来前景就不被看好的联发科,在重重包围之下,怎样度过2017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4995.htm
功能手机将联发科推向了巅峰
成立于1997年的联发科在创业初期是由联电投资建立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一开始是做光储存控制芯片的,后来联发科切入了手机处理器芯片领域,借助其“Turn Key”方案,联发科帮助中国功能手机厂商席卷全球。
联发科能在功能机时代取得成功,不但与其正确的内部策略有关,还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
于内,联发科在成立了手机芯片事业部之后,从当时的Rockwell International公司挖来了资深高管徐至强。正是他坚持增强软件工程师在硬件公司中的比例,开发出了联发科的Turnkey方案,为后面攻克大陆市场奠定了基础。
当时有人说,如果说联发科是“山寨之王”,那么徐至强就是“山寨头目”。

联发科曾经的执行副总徐至强
至于在外,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回到2004年,当时欧美手机厂商发动机海战术,用廉价的手机来侵占当年的大陆市场,对TCL和联想等国产贴牌手机厂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联想,当年巨亏两千多万员。于是之前一直让联发科吃闭门羹的联想,开始向联发科寻求帮助,并从联发科那里学习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经验。这时候联发科的TurnKey方案优势凸显。
在这种一站式的方案帮助下,联想每几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新手机,在速度上拉开了和其他厂商的差距,并与2005年登上中国大陆手机销量冠军的位置。联想的成功,让联发科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眼中的香饽饽。到2006年,几乎所有中国大陆手机厂商都成为了联发科的客户,联发科当年的出货量也达到一亿颗。
而根据数据显示,从手机芯片事业部成立到年出货量达三亿颗,联发科用了八年。也就是在这短时间内,联发科手机芯片事业部的的市值也从零涨到了两千亿新台币。在2007年10月,联发科的股票更是去到了历史最高值——631.74新台币。
也就是这一年1月,大洋彼岸的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革命,刚走上巅峰的联发科进入了起伏期。

联发科2001年上市以来的股票走势
智能手机时代的厮杀,联发科跌宕起伏
在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之后,这种大屏幕、触控的智能手机吸引了市场的兴趣,谷歌携旗下的安卓入局,用开源系统带领全球的手机制造商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对抗封闭的苹果,成就了一段竞争创新的辉煌。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机HTC Dream也是在那段时间(2008年9月)诞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手机使用的的处理器是Qualcomm 的MSM7201A,主频只有528Mhz。而那时候联发科还在极力推动功能手机的发展,这与智能手机的市场当时还相对弱小有关。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 Inc.在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智能手机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比例仅为14%,所以这也难怪联发科。

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机HTC Drea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