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小基站的重要性提升 大小基站共存成为关键
短讯框期间/动态TDD 降低无线电介面延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2/343883.htm4G/LTE的延迟表现优于3G,但仍然不如有线网际网络的成效。降低无线电介面延迟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具备短讯框期间(Short Frame Duration)和可调整讯框结构的动态TDD,动态TDD涵盖网络中不同的基地台,并根据基地台的流量负载,使用不同的上链到下链TDD分割(Split)。若是预期在6GHz以上频段的5G超密度网络,动态TDD会是主要的运作模式。而动态TDD之所以适用于5G小基站,是因它能将全部的频谱分配指派给任何最需要的链路方向(Link Direction),同时,TDD收发器的建置也比分频多工(FDD)收发器更容易更便宜。
在调整下行(DL)/上行(UL)分配会有部分限制的情况下,LTE-Advanced已经导入动态TDD,不过,TDD LTE-A的实体讯框结构会限制其空中介面延迟,在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讯框中可以有高达两个上链/下链交换点,这等于是对空中介面延迟设定硬限制(Hard Limit),显然,这将无法达到5G无线电层的延迟目标。LTE-A的演进版本受限于其渐进式的技术演进,无法大幅降低延迟,例如基于向后相容的问题,无法改变参数(Numerology)和讯框结构设计来缩减延迟,因此,我们需要新的5G空中介面以取得所需要的实体层(Physical Layer)延迟。
一个好的讯框架构应该不能有任何交换点限制,使任何时槽(Slot)都可以是上链或下链,而且还提供直接的装置对装置链路或自我后置回路(Self-Backhauling)功能。图1说明提供这种弹性的讯框结构。

弹性TDD的时槽结构
一个5G弹性TDD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的讯框长度应该会大幅缩短,约是LTE的十分之一,由于达到1毫秒的总延迟目标,因此能满足汽车安全、触控式网际网络(Tactile Internet)或即时控制等新使用案例的需求。
空中介面/系统架构翻新5G网络节能效率再推升
针对5G所开发的空中介面和系统解决方案,其使用的装置不但必须非常节能,也必须具备数年免充电的运作能力,以支援低成本、大范围覆盖的物联网(IoT)应用。设计5G无线电系统时必须考量这些需求,而动态TDD技术能为5G系统带来这方面的助益,尤其是它能提升休眠周期的效率,进而优化5G装置的电池耗用。
除了提升装置的节能效率,5G也将会是第一个针对基础设施能源效率而设计的无线电系统,这在降低环境影响方面特别重要。另外,5G系统也提供经济规模上的效益,毋须大幅减少每位元传输(Per Bit Delivered)所需的能源,就能传送愈来愈庞大的空中流量,而且,在超密度网络系统中,每个基地台的消耗功率,会比现在大范围覆盖的大型基地台减少许多。
由于超密度网络中小基站使用的传输功率(Transmit Power)更低,因此每个基地台的功耗自然低于大范围覆盖的基地台,例如现代超微型基地台(Pico Cell)仅耗用几瓦或数十瓦功率,而大型基地台则耗用数百瓦,当然,它也能为更广大的地理区域、上百到上千倍的用户提供服务。
未来超密度网络上,5G在任何指定时间所须支援的平均用户人数会更少,但未来的用户将使用多种传输需求不同的服务和应用程式,使得网络必须灵活适应每个基地台的传输条件。小基站或提供6GHz以上频段的网络要达成这个调适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性,传输时间间隔更短且具备低消耗(Low-Overhead)讯框架构的动态TDD技术、含相位阵列(Phased Array)的大规模MIMO/波束成型技术、以及直接的装置对装置链路。
要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能源效率,必须整合小基站频率层和大范围覆盖层(Wide Area Layer),或在数个小基站频率层环境中,执行小基站层之间的整合及与大范围覆盖层的整合。试想一个网络环境,包括一个使用数10MHz频宽、频率在6GHz以下的大范围覆盖层,厘米波频率为100M-200MHz频宽的微蜂巢容量层,以及毫米波频率为1G-2GHz频宽的室内容量层,这种网络最简单的设计方式,是依照可覆盖范围和所须使用的服务,一次连结一个网络层;但在某些情况,如需要超可靠性、始终不变的延迟特性时,单纯的一次连结一个网络层已无法满足需求,此时必须紧密整合各个网络层才能提升系统的效能。
底层的大范围覆盖层可做为协调(Coordination)层,只要将装置的连结向下导引,协调小基站内不同基地台的排程,就能充分利用资源,此外,大范围覆盖层也可做为讯号连结(Signaling Connection)层,负责维持控制层面的连结,并将使用者层面交递给小基站。由于这种架构的装置在大区域里有固定的锚点(Anchor Point),行动事件(Mobility Event)的次数也大幅减少,因此能提升架构的行动性和可靠性。

多层式5G网络示意图
高密度小基站系统设计将成5G网络要件 高密度小基站系统设计将成5G网络要件
5G将会是一个包含不同技术、超快速、超弹性的通讯网络,对终端使用者来说它是无感觉的,但对营运商来说是一个容易管理的网络。此外,5G必须解决未来大量增加的资料流量,也必须满足新世代装置的容量、资料速率和延迟性要求。
为达到5G的容量和资料速率要求,除了要有新的频段,也需要大量的高密度小基站,超密度小基站将会是5G网络的关键要件,且部署这些小基站的频率范围也很广,其频段范围可从2G-100GHz,因此小基站的系统设计要有弹性。厘米波和毫米波层都支援一套共同的特性如动态TDD、大规模MIMO/波束成型技术、装置对装置通讯、低消耗且讯框规模更小的讯框结构,各网络层之间的差异处则显现在所使用的中频宽或高频宽、MIMO/波束成型技术的实施体系(Scheme)、以及协调和降低干扰的方案。
同时,为支援各式各样的服务和需求,系统的设计也必须是弹性的。例如,为支援车辆对车辆通讯,网络必须支援超高可靠性的关键通讯功能,对于低成本的物联网应用,如湿度感测器传回的湿度报告,就只需要低可靠性的通讯;而高资料速率的机器对机器应用,可由厘米波或毫米波系统支援,但低成本的物联网应用只需要低功率的大范围覆盖网络。因此研究人员选择5G的技术元件时,必须仔细考量能源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的成本和终端使用者的设备。
最后一项挑战则是将各式各样支援5G使用案例的解决方案,以及多种网络层,藉由统一的网络运作控制功能,整合成统一且一致的使用者体验,不同的5G网络层,将与其他既有无线技术及其演进技术,整合成一个系统,所有这些无线存取层将互相紧密合作,确保使用者享有最好的服务体验。

5G的服务体验与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