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回首过去 聊一聊AMD和Intel这些年的“恩恩怨怨”

回首过去 聊一聊AMD和Intel这些年的“恩恩怨怨”

作者: 时间:2016-10-26 来源:中关村在线 收藏
编者按:大家都知道AMD与Intel属于竞争关系,在AMD与Intel长达40年的竞争中,促进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这两家公司,就没有今天的数字化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AMD与Intel这些年的“恩恩怨怨”。

  开始超越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826.htm

  英特尔在1993年推出的新一代处理器上,没有采用80586的名称,而是命名为Pentium,这种命名方式将它的产品与区别开来,这个品牌的推出,也让人们开始重视处理器的品牌概念。


聊一聊AMD和Intel这些年的“恩恩怨怨”


  PENTIUM PRO

  Pentium处理器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继承了310万个晶体管,每秒可以运行一亿条加法指令,尽管它仍然基于CISC指令集,但英特尔首次在这个系列处理器中部分采用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简指令集)技术。到了奔腾级别的CPU,就没法再模仿了,因为310万个晶体管的制作工艺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AMD后来创造了第一种由自己原创设计的x86芯片K5,性能大致上能与奔腾相比;但这种芯片直到1996年才上市,市场反应并不理想。

  1999年AMD发布了K7架构处理器,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速龙系列,这是AMD的巅峰时期。频率从500MHz起,使用新的Socket A插口,内部系统总线来自DEC的授权,为200MHz,而当时的奔腾处理器仅为133MHz。K7的成功让AMD赚的盆满钵满,2000年AMD的净销售额达到了46亿美元。随便AMD乘胜追击,继续推出了K8架构处理器,K8最大的变化就是支持64位X86指令集。这种扩展技术后来成为了行业标准,击败了的64位架构。到了2004年,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份额竟然超过50%,首次高于Intel,当然这也是最后一次高于Intel。

  Intel钟摆理论成功压制AMD

  2007年Intel正式提出了钟摆计划。即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遵循“Tick-Tock”规律,名称源于时钟秒针行走时所发出的声响。每一次“Tick”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而每一次“Tock”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更新微处理器架构提升性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周期为两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正是这套计划,让Intel在06年之后逆转了局面,AMD开始节节败退。

  至此Intel在高端处理器市场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至今无人能敌。AMD不得不改变策略,被迫只能在价格方面展开竞争,这跟AMD在早期面临的困境如出一辙。到了2009年,AMD开始把业务重心放在GPU上,在CPU上不于Intel正面竞争。

  在AMD并购ATI以后,随即公布了代号为“AMDFusion”(融聚计划)。简要地说,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传统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也就是APU。AMD当初对apu的计划十分雄心勃勃,定了个三步走的计划,但APU的性能和特性乏善可陈,销量上一直不如人意。

  未来:决战2017年

  今年,AMD扭转了此前连续六季度亏损的局面,开始实现盈利。AMD的最新的Zen处理器也将在明年1月份的CES 2017上正式发布,据AMD CEO 苏姿丰透露,AMD Zen高端桌面芯片可以和Intel Skylake性能相媲美,代号Summit Rdige,8核16线程,支持DDR4、PCI-E 3.0和下一代I/O,AM4统一封装。而Intel这边也会在CES 2017上发布第七代酷睿处理器,直面Zen处理器。

  小结:

  在这近40年的竞争中,AMD似乎永远是配角,但正如杰里桑德斯所说:“当我回过头看,我的上帝,我真希望不跟Intel竞争,因为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选择。但是,Intel冒犯了我关于公平游戏的感觉!Intel自己不会改变,是竞争迫使他们改变,为此,我感到十分骄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每一个PC用户,即使是英特尔的忠实用户,也应该对AMD心怀一份感激。所以,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Zen处理器的表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AMD Intel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