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外围电路
外围电路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峰值检波、实时时钟、存储器。
1)峰值检波
由于电流互感器输出信号为交流信号,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采集数据,都需要将其转换为直流信号,峰值检波就是解决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电路,且交流信号峰值电压和转换后的直流信号电压相同。电压采集完毕后,对电容放电,进行下一次峰值检波。其原理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电容储能作用。图6所示为峰值检波原理图。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93658.htm
由于电流互感器输出为交流信号,如果运放大器放采用单极性电源供电,峰值检波效果不好,因此,采用正负9 V供电。此外,运放放大器采用9 V供电,还可以避免因输入信号过大而饱和。二级运放输出连接5 V稳压管,防止电压过大,烧毁单片机A/D管脚。
2)实时时钟和存储器
当中位机或者上位机未工作时,电流监测模块需要将相关数据暂存起来,在中位机和上位机下次上电工作时,再发送数据。因此,电流监测模块需要存储带有时间标识的数据,系统分别采用AT24C02和DS1302作为存储器和时钟芯片。图7为实时时钟和存储器电路,图中Bat为电池,在设备断电时给时钟供电,保证时间的持续性。
2.4 通信接口
系统把从电流检测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管理系统,需通过Zigbee和485总线两种通信方式。系统所采用的Zigbee数据接口为TTL型UART,可以和控制器直接相连,因此不再详细介绍。485作为一种总线标准,具有传输距离远,可挂接多个负载的特点,但相比于UAR T,外围电路也稍显复杂。图8为485总线接口原理图。中位机数据发送端转换为485电平后,连接图中A、B引脚。
3 软件及协议设计
软件作为系统的灵魂,直接关系着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易用性,实验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软件包括控制器程序设计,中位机程序设计,以及上位机管理系统设计。中位机作为数据转发单元,只需将收到数据按照数据包目的地进行转发即可。
3.1 软件设计
1)控制器程序 控制器主要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时钟校正、数据发送等功能。产生定时中断后,控制器调用A/D转换程序采集电压信号,并根据中位机或上位机运行状态决定直接发送还是存储起来(调用IIC写程序),等待时机发送(调用IIC读程序)。产生串口中断后,控制器首先解析数据包内容,根据标识码判断需要校正时间,更新设备不同状况下电流(转换后为电压)的阈值,或是获知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
2)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亦即运行于上位机上的软件,基于Visual Basic程序开发平台,负责数据接收,设备管理,报表生成等功能。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的显示设备当前运行状态,也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设备运行状态时,查看历史数据或给电流监测模块发送命令更新数据。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为每个实验室建立一张数据表,存储设备的状态信息。系统收到数据后,判定属于哪个实验室,然后存入相应的数据表中,并判断是历史数据还是实时数据,如果是实时数据则会通过状态显示区不同颜色指示设备状态。系统还可以定期对数据做报表,方便相关人员查看。管理系统如图9所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