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器电源设计技术汇总

,上式只是一个近似的表达,随着负载的不同和输入电压的变化,输出电流还是有微小的变化,但是由于前置放大器放大倍数很高,使得输出电流变化很小,稳定度一般能达到10-5量级。
LD(激光二极管)不仅具有一般激光器高单色性、高相干性、高方向性和准直性的特点,还具有尺寸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直接调制等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医疗、光通信等领域。然而,由于LD是一种高功率密度并具有极高量子效率的器件,对于电冲击的承受能力差,微小的电流波动将导致光功率输出的极大变化和器件参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危及器件的安全使用,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对驱动电源的性能和安全保护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驱动电源的设计过程中,同时考虑对LD进行安全有效保护,如防止浪涌冲击,慢启动等问题。
1电路结构及原理
LD是依靠载流子直接注入而工作的,注入电流的稳定性对激光器的输出有直接、明显的影响,因此,LD驱动电源需要为LD提供一个纹波小,毛刺少的稳恒电流。该LD驱动电源包括4部分:基准电压源,恒流源电路,脉冲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基准电压源电路构成如图2所示,其作用是为恒流源电路提供一个高精度,低温漂的电压参考,同时,为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如光耦合器、运算放大器、反相器等)提供稳定工作电压。

LM317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输出电压范围是1.2~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使用简单。其工作过程如下:输出电压Vout通过R1、VQ1,对C2充电,开始时VQ1饱和导通,Vout最低(约1.5V)。随着C2上电压的升高,VQ1逐渐退出饱和并趋于截止,Vout逐渐升高至额定电压。改变R1、C2的常数可改变软启动的时间。改变可变电阻R2的值,可调整输出电压Vout的值。VD1用于关机后使C2上的电荷快速泄放。
半导体激光器(LD)体积小,重量轻,转换效率高,省电,并且可以直接调制。基于他的多种优点,现已在科研、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同时其驱动电源的问题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单片机对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程序化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功能,而且可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为激光器驱动电源性能的提高和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实现电流源驱动及保护、光功率反馈控制、恒温控制、错误报警及键盘显示等功能,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本系统中选用了C8051F单片机。C8051F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SOC),他在一个芯片内集成了构成一个单片机数据采集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模拟和数字外设及其他功能部件,如本系统中用到的ADC和DAC。这些外设部件的高度集成为设计小体积、低功耗、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提供了方便,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光功率及温度采样模拟信号经放大后由单片机内部A/D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反馈控制信号经内部D/A转换后再分别送往激光器电流源电路和温控电路,形成光功率和温度的闭环控制。光功率设定从键盘输入,并由LED数码管显示激光功率和电流等数据。

目前,凡是高精密的恒流源,大多数都使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负反作用,使加到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电压相等,从而保持输出电流恒定。并且影响恒流源输出电流稳定性的因素可归纳为两部分:一是构成恒流源的内部因素,包括:基准电压、采样电阻、放大器增益(包括调整环节)、零点漂移和噪声电压;二是恒流源所处的外部因素,包括:输入电源电压、负载电阻和环境温度的变化。
dc相关文章:dc是什么
负离子发生器相关文章:负离子发生器原理 离子色谱仪相关文章:离子色谱仪原理 激光器相关文章:激光器原理 激光二极管相关文章:激光二极管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