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翀:解读Intel Ultrabook战略
第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Ultrabook战略有利于Intel进一步巩固Intel联盟。在PC领域,几乎所有相关厂商,都在Intel的联盟中,不过,随着iPad的冲击,联盟变得似乎没那么稳固了,而联盟中许多厂商也和Intel同样受到了苹果的冲击,包括Microsoft这样的操作系统厂商,HP、联想、Dell这样的PC整机厂商。在Ultrabook战略中,Intel强调个性化,这将要求其必然要与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为合作伙伴巩固,甚至抢占iPad市场提供了机会,在这方面,相信这些老弟兄和Intel是“同仇敌忾”的。在Ultrabook战略中,Intel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撑,让他们在于iPad的竞争中多一些筹码,加之Intel长久以来在理念营销、产品推广方面的强大支撑,相信,很多合作伙伴会加入到Ultrabook阵营中来,这也将让Ultrabook战略又多了几分胜算。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0816.htm当然,Ultrabook战略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首先,撬动整个产业链需要强大的力量。Intel一直是PC产业的引领者之一,其与Microsoft珠联璧合的Wintel联盟一直左右PC产业的发展。在Ultrabook战略中,虽然PC领域积累的OEM厂商资源仍可复用,但Intel需要整合的资源更多了,包括移动操作系统厂商、平台和服务供应商等。作为底层的IC供应商,Intel想要撬动如此大的产业链,并让大家团结在他周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只要概念引领的成功,相信整合产业链资源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其次,引领创新,却不是主导创新的模式有一定风险。Ultrabook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产品模式,但最终产品究竟创新到什么程度,并不是Intel可以完全把控的,这个还要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智慧,Intel的技术和理念让很多创新成为可能,但不完全等同于做出来的产品就能打败iPad,例如,如果OEM厂商不给力的话,会让Ultrabook产品的理念创新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这不是Intel可以完全左右的。
所以说,Ultrabook相当于搭了一个大平台,提供可以让合作伙伴自由发挥创新意识的技术,但成功的前提是大家都像Intel一样给力。
再次,转变模式会带来挑战。Intel以通用CPU见长,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在推广方面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但在技术层面上,合作并不很多;在嵌入式领域,IC厂商和整机厂商的合作相对紧密,同样的IC产品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同样的IC产品也可以以各式各样的终端形式呈现出来。在Intel的大战略中,未来的发展重点将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SoC产品,这就要求Intel在技术方面,与合作伙伴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在产品开发、解决方案设计,以及后续技术支持和服务方面下足功夫。这样的合作模式与Intel之前的模式差别较大,Intel需要调整大战略,这无疑也将是Intel面临的一大挑战。
总的来看,Ultrabook战略,是Intel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大战略转型,以Intel的技术优势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可以说,Ultrabook给了大家更多的期待,特别是在这个买台iPad都2到要挨打的市场环境下。
uBook Vs. iPad
杨叙先生说,Ultrabook目前还没有中文名字,个人以为,为什么一定要有中文名字呢?iPad这样的名字也没有影响其占领中国市场,为什么不索性就叫“uBook”呢?
uBook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超级(Ultra)Book,彰显技术和功能之强大;二是你的(You)Book,彰显个性化。
未来的市场,有可能将是我(i)Pad,你(u)Book。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