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流导线循迹智能车的数学模型
1.3 单竖直电感测距
如图4,电感竖直放置,离地高度。易得

对于上述三个模型,我们可以测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征量。值得注意的是好比一个基准时钟,是有相位的,但和的相位必然相差0度或180度,具体原因笔者尚不清楚。若电路的输出电压无鉴相功能,如峰峰值、有效值、整流滤波输出值等只有正值,1.1的模型不需担心该问题,因为小车行进过程中和始终同相,1.2则需通过其他算法判断导线在小车的左还是右,是正还是负,1.3也无法判断迹线在左还是右。
两个结论
以上推导是建立在无限长直导线的基础上的,但赛道是任意形状的,且电感会随着小车摆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几个数学模型是否还能适用呢?请看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有限长直导线的K也是常数,故对于有限长直导线的循迹,仍可使用上述模型,当然精度会有所下降。对于任意形状的导线,导线可看作无数段有限长直导线的叠加[5],所以可以使用上述模型。
结论二:对于任意放置的电感,从导线电流到电路输出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只有K不同,其他部分是一样的。所以小车行进过程中即使有摇摆,仍可使用上述模型。
参考文献:
[1] 李发海,王岩.电机与拖动基础(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
[2] 毛骏健,顾牡.大学物理学(上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
[3] 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第三版)力学、电磁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
[4] 李仕伯,马旭,卓晴.基于磁场检测的寻线小车传感器布局研究[J].电子产品世界, 2009.12
[5] 段哲民.信号与系统(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M], 2008.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