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市场分析 > 英特尔百亿美元疯狂收购:焦虑新终端时代

英特尔百亿美元疯狂收购:焦虑新终端时代

作者: 时间:2010-09-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不一样的“ inside”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2264.htm

  曹磊说,英特尔新战略的核心是重回“ inside”,但其含义与原来已经不同。事实上,在此番耗资达100亿美元的收购动作之前,英特尔已经在其他终端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2008 年,英特尔推出Moblin系统以及芯片atom,针对MID(移动互联设备)市场跃跃欲试。英特尔后来发现,在移动设备中,手机才是“大头”,而 MID、车载信息系统、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个人导航设备(PND)、数码机顶盒(STB),乃至上网本等,虽然范围广,却仍是“小众”。

  随后,英特尔与诺基亚携手推出MeeGo操作系统,并计划推出下一代处理Medfield。

  “MeeGo+Medfield”被媒体称为“双 M”,其竞争对手除了Andriod+ARM体系外,还包括苹果手机、微软智能手机等竞争对手。

  “双M”架构仍然不保证英特尔在未来获得绝对话语权。梁潇说:McAfee有安全解决方案,英飞凌相关业务未来能为其在手机领域提供芯片,这样一来,英特尔的“CPU+解决方案+移动安全”的架构就能弥补“Moblin系统+atom芯片”以及“MeeGo+Medfield”的不足。

  梁潇认为:手机终端领域与PC产业完全不一样,PC时代,英特尔通过芯片这个关键零部件与操作系统厂商微软合作,就能掌控应用软件软件提供商,并在OEM厂商中确立了一个有绝对话语权的生态系统,而在手机领域,品牌手机厂商最有话语权,英特尔只有通过为移动厂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获得绝大部分终端制造商的认可,才能逐步渐立产业内的话语权。

  他预测,一段时间内,英特尔不会模仿其PC时代的做法,将“ inside”贴在终端设备上。

  梁潇认为,在多元化终端时代,英特尔很难取得PC时代一样的垄断地位,手机芯片提供商包括高通、德州仪器、ARM等。同时这个领域内,运营商(广电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事实上,英特尔对领域的觊觎已经给人迫不及待和焦虑的感觉。8月31日,有消息称,英特尔宣布将支持LTE技术。该技术与英特尔之前大力推广的 WiMAX技术存在竞争关系。

  “英特尔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英特尔全球销售与营销主管Tom Kilroy对媒体表示,“如果LTE技术成为行业标准,我们的研发计划也会向LTE技术转变。”



关键词: intel 无线 移动终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