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业界动态 > 激光雷达市场格局“剧变”,这家国产厂商成了最大黑马?

激光雷达市场格局“剧变”,这家国产厂商成了最大黑马?

作者:高工智能汽车时间:2022-11-08来源:搜狐科技收藏

已经进入最关键的规模化上车周期,但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市场分化也更加明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11/440185.htm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5.7万颗(去年全年仅有不到8000颗),预计全年前装标配交付量将超过12万颗。其中,速腾聚创、、图达通、Luminar 这4家供应商将是交付量的贡献主力。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规模化量产的前提,应该是真正从车企需求、场景角度来重新定义激光雷达的产品线。谁能够用最高性价比的方案帮助车企解决更多的感知痛点,谁就有机会成为激光雷达市场的黑马。

现阶段,大部分车企主要将激光雷达放置在车顶、车头前方等位置作为前向主雷达使用。由于安装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车身两侧的低矮物体、横穿的小动物等障碍物很难被监测和感知。

认为,ADAS量产车市场不仅仅需要激光雷达探测得更远、更精准,特定的复杂场景还需要激光雷达对于近距离感知盲区的探测要更全面。其中,针对近距离场景感知的补盲激光雷达在成本上相对主激光雷达更低,在未来将与前向主激光雷达一起成为ADAS感知系统升级的必选项。

11月2日,面向ADAS前装市场重磅发布了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并且拥有100°x 75°的超广角 FOV,以及192,000 点/秒的点频 (单回波模式下) 和 160 (H) x 120 (V) 的全局分辨率,既可以感知到高处的路牌、栏杆、立体车库夹层等,也可以探测到低矮的孩童、宠物、锥桶等。

目前,禾赛科技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已经获得了多家车厂的超百万定点,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交付。

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大有可为

在ADAS向高阶智能驾驶加速演进的过程中,高速拥堵、狭窄道路通行、自动泊车等复杂场景的感知痛点日益凸显。

比如,在AEB功能下的感知组合有纯视觉(包含单目、双目立体)、纯雷达、视觉+雷达,但无论何种感知方案在面对复杂的道路场景时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在低速泊车场景下,由于对近场标识物、障碍物等的识别不精准,导致功能覆盖率始终难以提升。

与其他传感器相比,激光雷达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高精度识别能力,大幅提高整车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在横纵向位置上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并加强对行人、静态障碍物、小物体等障碍物的监测能力。对此,包括沃尔沃汽车在内的车企宣布,未来所有车型将配备激光雷达。

不过,主流的长距离激光雷达视场角通常不大,若用于两侧补盲,则会导致车头前方与侧方存在较长的“感知盲区”。此外,补盲激光雷达通常需要布置多颗,采用长距激光雷达在成本上并不划算。

因此,在禾赛科技看来,兼具大垂直视场角和高竞争力价格的补盲激光雷达将是解决ADAS复杂场景感知难题的最佳选择。而长短距激光雷达的结合,比如1颗AT128+多颗FT120的激光雷达组合,可以为车辆提供完整的3D环境感知。

此前,禾赛科技已经推出了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10%反射率条件下探测距离达到200米,角分辨率达到0.1度*0.2度,水平视场角达到120度,垂直视场角25.4度,目前该激光雷达已经获得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长安汽车等主机厂旗下多款车型的量产定点,并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交付。

而此次推出的纯固态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FT120,则是禾赛科技补齐车规级激光雷达组合方案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纯固态激光雷达方案由于内部没有任何机械旋转部件的设计,在可靠性、使用寿命、体积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更加符合车规级的量产需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纯固态激光雷达还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禾赛科技介绍,FT120是一款真正的纯固态激光雷达,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其激光发射与接收完全通过芯片完成,总元器件数量相比传统激光雷达大大减少,从而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生产效率和量产一致性。

FT120 爆炸示意图

由于高度集成化的架构设计,FT120的体积十分小巧,可无缝嵌入车身两侧或四周。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安装在两侧翼子板、进气格栅、后保险杠等位置,最小外露视窗尺寸仅为 70 mm x 50 mm (水平或垂直放置可由主机厂定义)。

作为纯固态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FT120 拥有100 ° x 75 °的广角视场,最大量程100 米。在路口转向、车辆加塞、主动超车、自动泊车等近距低速场景下,FT120 能帮助智能汽车实时“看清”周围路况,保障安全。

自研芯片,构建核心竞争力

作为自动驾驶的主要传感器之一,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及应用需要同时满足性能、质量、价格三大条件。而对于目前已经开始量产交付的激光雷达厂商来说,定点客户的数量和质量、规模化交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持续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储备等都是决定未来市场占位的重要因素。

过去几年,禾赛科技推出了AT128、Pandar128、QT128、XT32等系列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Robotaxi、干线物流、无人配送、车路协同等场景,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包含百度、文远知行、ZooX、AutoX等自动驾驶公司,以及理想、高合、长安汽车等乘用车厂商。

截止目前,禾赛科技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和ADAS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企业,并且还是全球为数不多月交付量上万的激光雷达厂商之一。其中,禾赛科技AT128的单月交付量已经超过了10000台。

成绩的背后,禾赛科技认为,自研芯片已经成为了禾赛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推动禾赛科技持续前进的发动机。

激光器是激光雷达内部重要的元器件,数量越多,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冗余度就越高,但制造成本、设计难度和制造壁垒也越高。针对此,禾赛科技将数百个激光器集成在小小的几颗芯片上面,将激光雷达变成半导体产品,有效地解决了激光雷达激光器数量多导致的设计难度大和成本高等问题。

此前,禾赛科技推出的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搭载了禾赛科技自研的第二代芯片,基于纯固态电子扫描技术(E-Scanning ) ,可在几厘米的芯片上实现 128组激光接收通道的线列集成,可大大提高产品的集成度。

而此次发布的FT120搭载的则是禾赛科技的第三代自研芯片。相较于AT128,FT120 的单个芯片上集成了由数万个个激光通道构成的面阵,在更小的体积内实现了更高的点云密度。

“将激光雷达内部原本复杂多样的元器件集成到芯片上面,不仅可以大幅简化元器件的数量,提升产品可靠性、量产一致性、生产效率,还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芯片化可以大幅提升激光雷达的分辨率。”禾赛科技相关负责人补充说道,采用芯片化之后,激光雷达内部的元器件数量可以大约从1000个减少到100个,单线成本大约可以下降90%,分辨率也可以提升大约10倍。

另外,由于收发器件芯片化的不断加深,激光雷达也可以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轨道,每隔一段时间实现分辨率加倍、成本不变,或者分辨率不变、成本减半的趋势。这样一来,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难和成本高的难题也得以解决。

不可否认,交付已经成为检验激光雷达公司能力的唯一标准。禾赛科技透露,禾赛科技年产能百万台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将于明年全面投产。预计到2025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的年产能将达到120万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