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龙芯/兆芯产业化推进缓慢 华为海思却能站稳SoC高阶市场的原因是?

龙芯/兆芯产业化推进缓慢 华为海思却能站稳SoC高阶市场的原因是?

作者:时间:2016-03-18来源:新科技革命评论收藏
编者按:国产处理器厂家,如果想要成功突围而出,仅仅依靠紫光那种大资本并购模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研究海思、联发科等的所赖以成功的经验。

  处理器是计算机、手机以及其他需要运用到机器计算的行业的价值链顶端产品。处理器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子行业的短板,直到中科院计算所推出出龙芯,中国才算有了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但是诸如龙芯、众志、国芯、兆芯,均遭遇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产业化推进不了,基本维持在依靠国家科研项目拨款的不死不活状态。解决了不能研发的问题之后,产业化又成为新的拦路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434.htm

  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手机、平板电脑、DVD、MP3等等,中国在移动端IC设计行业逐渐起步,就现在来看,中国的IC设计行业也有几家能够进入全球IC设计100强的企业了,尤其是海思半导体,不仅在视频芯片、射频基带等细分市场成为行业王者,旗下的海思麒麟soc,更是在移动端处理器领域站稳了高阶市场,2015年,海思已经是全球第6大ic设计商,2016年下游的手机、平板、智能家居、车联网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考虑到麒麟soc中高阶全面铺开与hilink计划的推进,预计海思半导体当年仍会有更大的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到,海思是ic设计企业唯一一个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的十强企业,与高通、英伟达衰退的表现反向而行)。


华为海思能站稳SoC高阶市场的原因是?


  海思的成功,很值得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研究、学习。

  为何这个民营企业做成了国家几十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笔者总结,有一下几点:

  1、目标决定最终成就。将海思的半导体业务确定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战略级业务,且由轮值ceo徐直军亲自担任海思总裁来保证集团资源对海思的战略投入不被干扰,这两点结合起来构成了海思的战略目的能够实现的管理基础。关于海思的发展有个笑话,任老板一开始给海思定的目标,要求十年内人员扩充到3000人,销售额实现30亿,结果3000人早早招满,30亿美刀的业绩目标遥遥无期。虽是调侃,乃是真实,如果不是决策层亲自操盘,十余年的不计成本的投入未必能够坚持的住。

  2、必须要做的项目必须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海思的诞生,原本是因为历史上高通针对华为数据卡业务进行的战略性狙击而不得已而为之-----高通为了防止华为垄断全球数据卡业务,在基带销售方面对华为卡脖子,同时扶植中兴等华为竞争对手进入数据卡业务。华为确立了独立自主发展半导体技术的战略,针对性做了极大的投入,集成电路行业原本就属于高技术、高投入,据说华为十余年累计投入1500亿人民币之巨,这个数字相当于百度、腾讯2014年营业额之和,源源不断的投入稳定了队伍,锻炼了队伍,才最终有今天海思半导体超前于中国经济历史发展阶段的成绩。

  3、对高阶产品给予产业级应用上的战略保护。海思半导体在进入移动端处理器之前,虽然在基带技术、安防芯片市场做到了世界领先,但是要么相关市场被行业巨头如高通、博通、英特尔把持,要么细分市场容量不大,进入手机市场,海思的处理器业务才正式的进入了一个高端主流市场。06年的K3V1是个失败了的方案,而6年后的K3v2卷土重来,由于过于重视技术指标堆积,以及缺乏先进制程护航,发热问题严重,但是华为决策层此时已经意识到打造几个高利润率的业务对华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终于决定牺牲华为手机业务的短期目标也要保证芯片业务的推进,于是自D1四核到p7,v2系列坚挺两年,终端也因为长期使用同一款处理器在旗舰手机上而落下个万年海思的名号,直到麒麟920一鸣惊人,成为第一款产业级别的高阶处理器,从925开始,国内企业终于做出了内存带宽超过10G的高端cpu,麒麟935更是达到了千万量级,而15年10月发布的麒麟950,内存带宽25.6G,达到了移动cpu第一阵营水准。海思麒麟soc的成就,离不开华为手机部门的自我牺牲,华为用自家的终端产品进行产业级使用上的背书,不仅保证了芯片研发部门正常的财务稳定,也让芯片才实验室走向产品层级的检测、调试、优化,这样保证了海思麒麟soc财务上与知识积累上的滚动式发展,最终实现了对国际一线厂商的赶超。而对比国内其他企业,龙芯、中兴均没有得到足够量级的产业化应用,项目总是处于科研阶段,既无稳定增长的收入,也无法进行足够的调试、优化以使其完善。去年大唐旗下的联芯科技下大决心将其的联芯 L1860C交予小米使用,就是看到了只有实现了产业级的应用才能更好的发展,该平台由于红米2A的热销被评为表现最佳的低阶处理器,并最终实现了千万量级的出货,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基础。所以,国产处理器如果想真正壮大,必须如海思一样,寻找到强有力的终端伙伴以合适的方案将自己产品实现产业级应用。

  4、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壁垒避免了幼年阶段被业内巨头用专利授权、技术进步等武器扼杀。海思的发展始于基带业务,后期做移动cpu也是以基带性能领先形成差异化风格,对这个正面与国际巨头作战的小企业来讲,母公司华为的强大的知识产权储备为它的发展提供了不受干扰的发展环境,自己的专利技术,加上因为自身的专利与其他企业交叉持有的专利,海思的处理器在性能指标上较少因为知识产权管理而受限,放手作为,既增强了竞争能力,又促进了技术进步的速度。举例而言,3G阶段海思可以提供T网、W网的全向覆盖,4G阶段,基于华为在4G标准专利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海思的又获得了全网通基带研发资格。完整的制式、频段支持让搭载海思芯片的终端产品在运营商产品支持方案中得到了青睐。



关键词: 华为海思 SoC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