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CTIMES/产业评析 > 两岸共同标准的迷思

两岸共同标准的迷思

作者:黄俊义时间:2009-12-28来源:CTIMES收藏

海峡两岸海基会与海协会举行的江陈四会,12月25日在台湾台中热热闹闹的结束了。本来此次江陈会要签订四项协议,然而因为租税协议牵涉到政治问题,双方各持己见而无法达成共识,所以只签妥三项,分别是「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与「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其中的,让两岸得以共通标准来适用,这看似对双方产业都有利,其实很容易造成短多长空的结果,对于两岸产业不见得有利,不可不慎重其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4348.htm

本来,大家的如意算盘是订立技术标准来获取市场优势,一则可以利用内规来限制两岸之外厂商的竞争(或是收取权利金),一则可以利用经济规模来主导或影响国际标准。如此企图藉由控制或保护标准的方式,真的就可以增加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吗?这应该只是自我想象罢了,事实上标准虽然有所谓的主导者,但最后都是自然而然的形成,而且越是公开无私的架构标准,才越有可能形成为共通遵行的标准。

以实际面来看,标准的形成有三种,一是所谓的国家标准,例如中央标准局订立的度量衡标准,这通常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运作所必须订定的规范;一是产业标准,例如产业公会或其它联盟组织共同议定的产品规格标准,以促进上中下游厂商的合作与发展为目标;一是厂商自定义的标准,例如等先进国际大厂,他们研发的产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然成为其他追随者的标竿。从上面三种来看,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规范,也就是说,标准是由下而上、从少到多所产生的形势,很难靠外力做强势主导。

也许人们会认为一些国际强权就是利用标准来获取庞大利益,事实上恐怕未必如此,国际强权主要还是因为提出的规格无人能及,所以成为标准。再者,当一个公开的市场提出采购需求时,也一定会要求合乎自己适用的规格,合格者才可以竞价投标,除非执事者利用职权与厂商勾结绑住规格,或者利用黑箱作业上下其手。所以,所谓标准一定是建立在某种程度的开放规格上,如果利用人为的控制,刚开始似乎有利可图,但不久之后就会走到坐地分赃的死胡同,即使市场庞大,只会路也走越窄,更无法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

台湾产业可能会认为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可以取得主导标准或参与制定标准的优势。这样讲似乎言之成理,事实上恐怕也是经不起考验的迷思与想象。举例来说,微软Word的doc档并没有想要成为文件标准交换格式,反而是RTF档才是标准交换文件,然而Word的用户最多,虽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不是标准也会成为真正的标准。又例如只是以为首所提倡的接口传输标准,而IEEE成员提出的1394传输接口,起初优点远比来得多,也有大厂支持,只因为开发者与用户觉得更便利,反而后来居上成为真正的主流。

总而言之,标准绝对无法靠利益勾结而产生,一定得由下而上、从少而多来逐渐形成。如果不是技术标竿,就不要妄想主导标准;如果不是一般用户肯定,就不要妄想控制规格;如果不是聚砂成塔,就不要妄想本来就不存在的空中楼阁。反之,即使小小的芬兰厂商Nokia也能主导国际标准,一个不起眼的芬兰工程师Linus Torvalds也能创造Linux操作系统传奇。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转载,原文链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E6%A0%87%E5%87%86%E8%AE%A1%E9%87%8F%E6%A3%80%E9%AA%8C%E8%AE%A4%E8%AF%81%E5%90%88%E4%BD%9C///Nokia/Linus-Torvalds/0912282254S5.shtml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