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市场分析 > 根基、平台与资源,本土系统厂商突围创新窠臼的三个法宝

根基、平台与资源,本土系统厂商突围创新窠臼的三个法宝

作者: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CEO时间:2011-06-02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2011年以来,很多本土系统厂商倍感生存之艰辛,在低价竞争的红海中,很多企业是赔钱赚吆喝,不断下滑的利润让企业难以进行研发投入,只能继续在价格战的竞争中挣扎直至退出,本土系统厂商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如何在一片红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0035.htm

  近日,在参观重庆力帆集团时,一则口号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相信很多人也会认同这个说法,如果一个企业既没有垄断资源,又难以进行投机,那么唯一的发展途径只能靠创新了,这也是很多系统厂商未来要生存下去必走的道路。

  创新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很多都知道要靠创新求发展求生存,但是如何结合自己的产品实现创新?如何结合自己的专长和企业文化创新?不少企业都陷入一种怪圈,即要么去照搬其他企业的方法,要么严重背离自己的专长,变成“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的状态。其实,每个企业都是可以发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的,关键是在当前电子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如何从系统制造走向产品创新。

  创新金字塔模型

  创新有方法可循吗?是的,创新是一种思想,而方法学是把你的思想变成实际的途径。让我们先从苹果、HTC和一些本土厂商的例子入手,。

  很多人将苹果奉为创新的典范,但是在30年前,苹果奉行的却是“山寨”路线——他们把其他电脑上优秀的东西copy到自己的电脑上:去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当时的计算机圣地)参观学习最新的人机交互界面技术、拆开IBM的电脑一探究竟、委托微软开发应用程序等等。天啊,这样的招式和我们现在一些系统厂商的招式是何其相似。苹果是靠这些发展起来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发展的结局是苹果的股票一落千丈,乔布斯也被赶出了自己创立的公司,当时很多人认为苹果会倒闭。但是,随着乔布斯1997年再次回到苹果,苹果突然开始在创新方面发力,从2003年以后,苹果发布的每款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从ipod到iphone到ipad,苹果战无不胜,我相信乔布斯已经悟出了创新的真谛(据说他经常打坐)。以这样的思想认识去指导设计,自然是战无不胜。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虽然苹果的创新之道可能只在老乔一个人脑瓜里,但是从他们的产品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创新方法学端倪:这就是产品平台化、软硬件内容整合和资源整合。

  产品平台化就是让自己的产品变成一个可扩展可升级的平台;软硬件内容整合就是在架构基础上,将硬件、软件和应用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软硬件互为优化;资源整合就是用产品来整合一切最好的资源——运营商、关键零部件(如显示屏)、开发资源以及已有的资源等等。

  与此类似,宏达电的管理者也悟到这些,从开始到做代工到变成如今市值超过诺基亚的手机OEM,宏达电的HTC手机也采用了和苹果一致的套路:

  1、 产品平台化:手机外观大小基本一致,差异只在配置不同;

  2、 硬件软件和内容整合:宏达电把硬件平台与自己的软件架构整合,并利用谷歌的生态资源,强化了人机交互的体感软件应用设计;

  3、 资源整合:宏达电抢先和谷歌结成联盟,整合最新的资源,也利用身处台湾的电子产业链优势,整合亚洲地区的各种资源,例如时尚超前的模具外观设计,超强工程塑料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大屏幕触控技术,高速处理器硬件技术等。

  从苹果和宏达电的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创新金字塔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个模型由三部分构成,底层平台A是系统厂商自己的产品平台,这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以这个平台的搭建一定要考虑可扩展可伸缩;中层平台B是可以整合其他资源的平台,包括来自其他厂商的先进技术,如屏、软件、技术、IP等等;顶层C是形成产品市场差异化的关键,是企业的品牌定位与市场形象,是企业用自己的know-how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特质,包括硬件、软件、应用体验、设计风格等等。

  三个平台合为一体,构成企业的完整产品,从不同平台入手进行创新,就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定制化特点的特色产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IC设计 封测 Andro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