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a公司今天宣布,与Mentor Graphics合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同类最佳的Vista®虚拟平台,它支持Altera全系列SoC FPGA,包括具有64位四核ARM® Cortex-A53处理器的第三代14 nm Stratix® 10 SoC。这些先进的SoC虚拟平台加速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显著缩短了产品面市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
Mentor Graphics Vista SoC虚拟平台是经过预先开发的全功能ARM处理器子系统仿真
关键字:
Altera Mentor Graphics FPGA
Altera公司今天开始发售其第二代SoC系列,进一步巩固了在SoC FPGA产品上的领先地位。Arria® 10 SoC是业界唯一在20 nm FPGA架构上结合了ARM®处理器的可编程器件。与前一代SoC FPGA相比,Arria 10 SoC进行了全面的改进,支持实现性能更好、功耗更低、功能更丰富的嵌入式系统。Altera将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嵌入式世界2015大会上展示其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包括业界唯一的20 nm SoC FPGA。
Altera的SoC产品市场资深总监
关键字:
Altera SoC FPGA
Analog Devices, Inc. (ADI(58.55, -0.33, -0.56%))最近针对要求严苛的超低功耗成像检测和高级音频实时应用,推出两款基于低成本Blackfin®处理器的开发平台BLIP ADSP-BF707和ADSP-BF706 EZ-KIT Mini。Blackfin低功耗成像平台(BLIP)利用ADSP-BF707 Blackfin处理器和ADI优化软件库,实现视频占用检测。ADSP-BF706 EZ-KIT Mini®开发平台针对从便携式音频到声音处理与
关键字:
DSP
也许你常常会发现自己面临相当紧张的项目最后期限要求。举例来说,你的经理刚给你布置了为一个新电信系统设计电源的任务。设计从在FPGA上实现的概念证明开始,现在到了必须创造电源的时候。一个隔离式电源模块提供12V电源,为先进的ASIC、微控制器、FPGA和各种其他元件供电。一如既往,这些元件实际上充满了电路板的空间,提供充分的电力、稳定性、热性能、低噪声及可靠性需要挑战物理定律。而你只有一个星期时间来创造这个电源。(叹息)没错,就是这样,好戏开场了!
由于ASIC、微控制器和FPGA的大电流要求,你
关键字:
FPGA 电源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信号地滤波、语音、图像、音频、信息系统、控制和仪表设备。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在20 世纪70 年代地引入更是使DSP 技术突飞猛进,取得巨大成功,这些PDSP 都是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计算机范例的架构。它的优势源于大多说信号处理算法的乘-累加运算(MAC)都是非常密集的。通过多级流水线架构,PDSP 可以获得仅受阵列乘法器的速度限制的MAC 速度。由此可以认为FPGA 也能够用来实现MAC 单元,且具有速度优势,但是,如果PDSP 能够满足所需要的MAC 速度,那么
关键字:
FPGA 信号处理
本文叙述概括了FPGA应用设计中的要点,包括,时钟树、FSM、latch、逻辑仿真四个部分。
FPGA的用处比我们平时想象的用处更广泛,原因在于其中集成的模块种类更多,而不仅仅是原来的简单逻辑单元(LE)。
早期的FPGA相对比较简单,所有的功能单元仅仅由管脚、内部buffer、LE、RAM构建而成,LE由LUT(查找表)和D触发器构成,RAM也往往容量非常小。
现在的FPGA不仅包含以前的LE,RAM也更大更快更灵活,管教IOB也更加的复杂,支持的IO类型也更多,而且内部还集成了一
关键字:
FPGA Testbench
对自己的设计的实现方式越了解,对自己的设计的时序要求越了解,对目标器件的资源分布和结构越了解,对EDA工具执行约束的效果越了解,那么对设计的时序约束目标就会越清晰,相应地,设计的时序收敛过程就会更可控。
下文总结了几种进行时序约束的方法。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下:
0. 核心频率约束
这是最基本的,所以标号为0。
1.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
时序例外约束包括FalsePath、MulticyclePath、MaxDelay、MinDelay。但这还不是最完整的时序
关键字:
FPGA 时序约束
上一篇文章我介绍了一下一片简易CPU的设计,今天的课程我讲仿真,也即前仿真。这次课程,小墨同学将和大家从建立工程开始,一步步梳理testbench的书写过程,帮助大家对仿真有一个深刻的概念。以后在做项目时,不要动不动就把程序下到板子里调试,看问题不对再去改程序,再下到板子里调试,如此往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简单的项目还好,但是到了大型项目的话,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让我们这样调的。因此,小墨同学在这里说,testbench很重要,做好了仿真,可以为我们节约大量的开发时间。
下面我们开始吧~
关键字:
FPGA Testbenth
引言
以往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DSP进行控制,而单片机需要使用大量的外围电路,且系统的可升级性差,如更换控制器,往往要对整个软硬件进行重新设计,可重用性不高。而采用DSP作为主要控制器,如果碰到处理多任务系统时,一片DSP不能胜任,这时就需要再扩展一片DSP或者FPGA芯片来辅助控制,从而实行双芯片控制模式。但这样做,既增加了两个处理器之间同步和通信的负担,又使系统实时性变坏,延长系统开发时间。基于以上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Altera公司推出的NiosⅡ软核来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
关键字:
DSP PID
在CNC(电脑数控)加工、激光切割、自动化磨辊弧焊系统、步进/伺服电机控制及其他由电机控制的机械组装定位运动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应用得非常广泛。其设计技术成熟,长期以来形成了典型的结构,参数整定方便,结构更改灵活,能满足一般控制的要求。
此类运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常为速度、角度等模拟量,被控量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值经离散化处理后,可由数字PID控制器实现的控制算法加以运算,最后再转换为模拟量反馈给被控对象,这就是PID控制中常用的近似逼近原理。
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控制系统,其性能只能与原连
关键字:
FPGA PID
4.3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策略
在实际调试过程中,现场被控测试对象参数未知,电子负载电源板和信号板上打规模的模拟器件的引进,存在控制信号惯性滞后性,使得常规PID控制器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PID控制的性能,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和高性能指标的控制要求,模糊PID控制就是针对控制信号时延而提出的,将传统的PID调节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模糊逻辑对PID调节器的参数进行调节以补偿模拟器件延时对系统的影响。因此,本系统引入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一个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实时监测的
关键字:
DSP PID
为了达到可靠的数据传输,借助存储器来完成跨时钟域通信也是很常用的手段。在早期的跨时钟域设计中,在两个处理器间添加一个双口RAM或者FIFO来完成相互间的数据交换是很常见的做法。如今的FPGA大都集成了一些用户可灵活配置的存储块,因此,使用开发商提供的免费IP核可以很方便的嵌入一些常用的存储器来完成跨时钟域数据传输的任务。使用内嵌存储器和使用外部扩展存储器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如图1所示。
图1 借助存储器的跨时钟域传输
双口RAM更适合于需要互通信的设计,只要双方
关键字:
FPGA 存储器
如果你是一名研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工程师,你就应该知道这些器件的高效运行需要优化的电源序列。使用离散组件来满足这些特定的电源需求通常需要一个额外的离散排序器或微控制器。然而,对于小外形尺寸应用来说,找到合适的部件常常会增加成本、时间,甚至外形尺寸,而这样就不能满足客户的技术规格了。
如果你不想这么麻烦,不妨考虑一下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它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
这是一款满足你整个系统电源需要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他提供对所有电压轨的电源监控,使你能够确认电源轨在系统技
关键字:
PMIC FPGA
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大力发展,光缆大规模部署,光网络如何全面地测试成了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的测试方式有两种:光损测试和OTDR测试法。光损测试采用光源和光功率计相结合来测试光链路的损耗,其优点是设备价格低廉,使用简单,但是需要两名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并且无法准确定位光链路的故障点及其原因。OTDR测试可以测量光纤长度、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具有测试时间短、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但是使用OTDR测试,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有不同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经验和能力,只有专家级的测试人员才能准确
关键字:
OTDR FPGA
摘要:针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针对SDI信号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多路SDI电信号单波长光纤传输的实现方案,就方案中出现的由于FIFO“写满”或“读空”引起的SDI信号传输误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内部PLL的可控时钟,利用该时钟作为FIFO的读时钟,实现SDI信号无损传输。
引言
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简写为SDI)是针对演播室环境提出的用单根电缆来传输数字视音频信号的方式。在SMTPE-259M标准中
关键字:
SDI FPGA 光纤 FIFO PLL 数据还原 201503
dsp+fpg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dsp+fpg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dsp+fpg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dsp+fpg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