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消息,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昨日(11 月 5 日)在 Medium 上发布博文,深入分析了英特尔 Lunar Lake 失败的前因后果。IT之家此前报道,是英特尔近期宣布在 Lunar Lake (LNL) 之后,将不再把 DRAM 整合进 CPU 封装。虽此事近来成为焦点,但业界早在至少半年前就知道,在英特尔的
roadmap 上,后续的 Arrow Lake、Nova Lake、Raptor Lake 更新、Twin Lake、Panther
Lake 与 Wildcat La
关键字:
郭明錤 英特尔 Lunar Lake DRAM CPU 封装 AI PC LNL
新闻重点:● 专为GitHub Copilot设计的Arm扩展程序,可加速从云到边缘侧基于Arm平台的开发● Arm原生运行器为部署云原生、Windows on Arm以及云到边缘侧的AI软件提供了无缝的开发体验● GitHub Actions、原生GitHub运行器和基于Arm平台的AI框架相结合,帮助全球2000万开发者简化AI应用开发部署流程通过将 Arm®计算平台与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GitHub及其GitHub C
关键字:
Arm GitHub AI工具
高通正在风光开大会发新品,Arm却搞突然袭击发绝交信,一度导致高通股价大跌5%。这对移动行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何会逐步发展到反目成仇,以至于Arm要挑高通发新品的时候,宣布绝交打压高通股价?Arm突袭高通大会移动芯片巨头高通本周正在夏威夷召开年度骁龙技术峰会。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上,高通更新了面向手机的处理器骁龙8至尊版以及面向汽车的骁龙座舱至尊版以及用于智能驾驶的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是的,“改名狂魔”今年又双叒叕改变了命名规则,将移动处理器和汽车平台都改名至尊版,以体现自己新处理器的
关键字:
高通 Arm PC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称,ARM已向高通发出了取消架构许可协议的60天强制通知。此前ARM与高通签署过的一项架构许可协议,允许高通利用ARM的知识产权来设计芯片,而现在ARM提前60天通知高通,将正式终止这一许可。在这一消息发布之际,两家科技巨头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法律战,预计将于今年12月在特拉华州的联邦法院正式打响。
关键字:
ARM 高通 架构 许可协议
10 月 22 日,在今天举行的骁龙峰会上,万众瞩目的新一代高通旗舰 SoC—— 骁龙 8 至尊版(骁龙 8 Elite,SM8750-AB)正式发布。与采用“Elite”为名的电脑芯片一样,它同样采用了高通自研的 Oryon 架构 CPU,不过高通称之为“第二代定制 Oryon”,性能提升 40%,能效提升 40%,整体功耗降低 27% (毕竟是基于 3nm)。高通宣布,华硕、荣耀、iQOO、一加、OPPO、真我、三星、vivo、小米、中兴、摩托罗拉、努比亚等各大厂商都准备在未来几周推出搭载骁
关键字:
高通 骁龙.Oryon CPU
新闻重点:● Arm全面设计(Arm Total Design) 生态项目推出一年来,成员规模翻倍,推动了全球芯片创新● Arm、三星晶圆代工厂 (Samsung Foundry) 、ADTechnology 和 Rebellions 合作开发基于 Neoverse CSS V3 的 AI CPU 芯粒 (chiplet) 平台,应用于云、
关键字:
Arm Arm架构 AI数据中心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官方公众号昨日(10 月 16 日)发布博文,标题为《漏洞频发、故障率高应系统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认为英特尔产品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建议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对此,英特尔官方今日发布声明称:英特尔始终将产品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附英特尔回应全文如下:我们注意到相关媒体的报道。 作为一家在华经营近 40 年的跨国公司,英特尔严格遵守业务所在地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英特尔始终将产品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一直积极与客户和业界密切合作,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我们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安全风险
汽车技术领域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其未来依托于动态且适应性强的系统,并可通过软件不断提升驾驶体验。如今,相较于一架仅包含1,500 万行代码的波音 737,现在一辆汽车的代码行数已多达 6.5 亿。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长,这项转型也将革新驾驶者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并重新定义车厂与车主间的关系。什么是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汽车 (SDV) 将紧密结合软硬件,使得汽车内部系统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更加顺畅。SDV 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中解耦,使物理硬件和数字功能能并行开发。这种转变使软件能够推动汽车功能的差异
关键字:
Arm 软件定义
在嵌入式开发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专业术语,例如CPU、MCU、MPU、SOC和MCM等,这些缩写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电子处理单元,它们在消费电子、计算机硬件、自动化和工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将介绍每个术语的基本含义和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1. CPU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相应的总线构成。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处理器芯片或一个内含多核处理器的大型集成电路。众所周知的三级流水线:取址、译码、执行的对象就是CPU,CPU从存储器或高
关键字:
CPU MCU MPU SOC MCM
进入2024年,全球RISC-V社群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向上都在加快发展,中国国内的RISC-V CPU IP提供商也在内核性能和应用扩展方面取得突破。从几周前在杭州举行的2024年RISC-V中国峰会以及其他行业活动和厂商活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趋势。作为全球领先的IP供应商,SmartDV也从其中国的客户和志趣相投的RISC-V CPU IP供应商那里获得了一些建议和垂询,希望和我们建立伙伴关系携手在AI时代共同推动芯片产业继续高速发展。SmartDV也看到了这一新的浪潮。上一次在行业庆祝RISC-V
关键字:
智权 SmartDV RISC-V CPU IP
一个名叫 Piglin 的人在中国百度平台上发布了一张据称是高通骁龙 X 处理器的带注释的模具。该图像显示了大量的 CPU 内核、中等大小的 GPU 和巨大的缓存。不幸的是,芯片没有透露 45 TOPS 神经处理单元 (NPU),高通认为该部件是该片上系统的主要卖点。芯片拍摄的泄密者表明,12 核 Snapdragon X Elite 的芯片尺寸为 169.6 mm^2。这比 Apple 的 10 核 M4 大一点,后者为 165.9 毫米^2。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高通的骁龙 X Elite 是采用台积电
关键字:
Qualcomm Snapdragon X 芯片快照 CPU 内核
vivo Arm 联合实验室于近日正式揭牌。作为各自领域的前沿企业,Arm 与 vivo 分别在不同层面深耕芯片技术研发,并于 2022 年开启技术交流,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双方更紧密的合作:基于真实应用场景,深度分析性能和功耗瓶颈,共同探讨并优化调校方案,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以此实现更佳的性能表现。与此同时,推动生态系统高效合作,由此加速新特性落地。据悉,此次合作的部分关键成果将应用在即将于十月发布的 vivo X200
关键字:
vivo Arm vivo Arm联合实验室
新闻重点:● 在Arm CPU上运行Meta最新Llama 3.2版本,其云端到边缘侧的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这为未来AI工作负载提供了强大支持● Meta与Arm的合作加快了用例的创新速度,例如个性化的端侧推荐以及日常任务自动化等● Arm十年来始终积极投资AI领域,并广泛开展开源合作,为 1B 至 90B 的 LLM 实现在 Arm 计算平台上无缝运行人
关键字:
Arm Llama 3.2 LLM AI 推理 Meta
尽管英特尔在 7 月下旬认识到了第 13 代和第 14 代酷睿“Raptor Lake”处理器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其微代码使 CPU 需要的电压水平超过安全限制——但该公司从未提供精确的诊断。它现在概述了一个称为 Vmin Shift Instability 的问题,该问题可能在四种情况下发生。该问题源于 IA 内核中的时钟树电路,该电路在高电压和高温下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时钟占空比发生变化,导致系统不稳定。Intel 已经确定了触发此问题的四个关键操作条件,并通过各种微码更新实施了缓解措施。首先,主板电
关键字:
Inte CPU 崩溃和不稳定错误 Raptor Lake
9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里昂证券的最新报告显示,NVIDIA的AI服务器将首次采用插槽设计,预计从明年下半年的GB200 Ultra开始。这一变革意味着,NVIDIA的GPU产品将首次采用过去仅用于CPU产品的插槽设计将有助于简化售后服务和服务器板维护,并优化运算板的制造良率。据里昂证券的调研,采用插槽设计后,一个运算板将集成四颗NVIDIA GPU,每颗GPU都将配备一个插槽和一颗NVIDIA CPU插槽设计主要应用于传统的CPU服务器市场,其优势在于便于更换和升级处理器,简化主板制造并实现模块化。
关键字:
英伟达 AMD 服务器 GPU CPU
arm cp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 cp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 cp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 cp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